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49)
然而1127却不容他想这个问题。
系统马上又开口:“眼看您的加工厂和刻印坊就都要结束‘投入期’,进入‘回报期’,以后我们给您的注资终于可以不用通过复杂的家庭关系,而是将您的投资回报作为注资,反馈给您啦!”
明远顿时将眼睛睁得溜圆:“什么?”
他的声音吵到了席上其他人,十二娘等人都停了交谈,回过头来望着他。
明远只得笑着解释:“刚刚险些睡着了,迷迷糊糊好像在做梦。不必管我,不必管我!”
随后他赶紧转用私密方式与系统1127交谈。
“你的意思是说,我还得自己赚钱,供我自己消费……是吗?”
他是来花一亿贯的,完全没想到过自己还需要想办法赚一亿贯啊!
1127顿时嘻嘻一声娇笑。
“放心啦宿主,这只是名义上的注资渠道。就好比,即使您的产业赚不到这么多钱,在您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会假托您这几项产业的名义,给您送来资金。”
“宿主,请您相信1127,作为金牌系统,1127看人很准。您在这个时空会大有作为,赚这点钱和花这点钱,对您来说,都是小意思!”
明远:……
什么小意思?这是一亿贯呐!
“只要顺利完成任务,您就可以返回本时空,享用你赢得的巨额奖金啦!”
明远听见1127怎么说,稍稍松了一口气。
是啊,他的本来目标,不就是衣锦还乡,带着他的“成就”,回归原本的生活吗?
这样一想,明远觉得整个人又好了。
只不过他再也没有困意,而是战胜了生物钟,与家人一道说笑守岁。
待到子时,更鼓被敲响,城中钟楼上传出浑厚的钟声。外面的爆竹声便此起彼伏地响起。熙宁三年的元日便到来了。
明远忙不迭地向母亲和妹妹恭贺新岁,然后再接受自家仆佣的恭贺,并且给他们发“守岁钱”。
到了天微亮的时候,明远穿戴得暖暖和和出门,先是在自家大门口插上两枚桃木楔——这两枚桃木楔上,一枚写着“神荼”,另一枚写着“郁垒”,这便是当时代的“门神”了。
他满意地望着自家焕然一新的门户,忍不住开口吟诵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哟,王相公这一首新作不久的《元日》,原来远之你也读到了呀!”
只听隔壁薛家的黑漆大门吱呀一响,薛绍彭从里面探了个头。
薛衙内此刻也和明远一样,穿戴一新,手上捧着桃符与门神。
两人顿时上前见礼,相互拜了三拜,然后同声哈哈大笑。很显然,辞旧迎新给他们带来的焕发与畅快,远远超过了身体上的疲累。
明远等到薛绍彭也完成了插桃符,贴门神的这一套,再次上前,向好朋友兼好邻居拜年。
“唉哟,远之,你等等,家祖母有给你家的节礼。”
薛衙内忽然想起这茬儿,人影一闪,就不见了。
明远赶紧趁这工夫,也把给薛家的一整套节礼都取了出来。
里面有舒氏娘子和十二娘一起给薛家老太太做的女红,也有明远孝敬老人家的精致衣料。
“道祖兄,还有一件,是专门送给你的。”
明远说着又从袖子里取出一只小小的漆器盒子。
这盒子是扬州漆器,在黑胎木盒上涂上漆料,然后再以精美刀功浮刻出种种花纹。
单看这盛器,已经是价值不菲。
薛绍彭啧啧称赞着,打开了漆盒,顿时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至。
他定睛一看,见那漆盒里被分隔成五瓣梅花的形状,花瓣和花芯中都放着小小一枚,梅花形状的香饼。香饼呈哑光浅灰色,看起来暗沉沉的并不起眼。
但薛绍彭深吸一口气,问道:“速沉?”
明远一扬嘴角,一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表情。
薛绍彭顿时捧着这盒子,笑得合不拢嘴,可见是真心喜欢这件风雅至极的礼物。
谁知道明远告诉他:“这是我家石炭加工厂的副产品。”
薛绍彭脸上的笑容片刻间凝固。
明远顿时噗嗤一笑:“只是用了些上好的石炭粉,研磨至极细,然后加入香料与沉香木屑,调和在一起,再压成形状。我试过,可以点上很久,没有什么烟气,香味却一直不散。”
“我想,这石炭又称为‘煤’,与‘梅’同音,干脆叫他们做了梅花的模子,把香压成这个形状,也算是雅致了。”
薛绍彭闻言连连点头,极力称赞:“这真是太好了。我正是愁,买来的那些焚香,通常只能点上一炷两炷香的工夫。远之这件礼物真是太合我心意不过啦!”
他说罢站直身体,夸赞明远道:“不愧是远之,既制得了蜂窝煤,也做得出速沉香。”
“不过呢,远之,我也有一件好消息带给你。”
薛绍彭卖了一阵关子,才说:“京兆府推官邀请我和家人在上元节那天登城楼观灯。”
明远顿时张着嘴,睁圆眼睛,脸上是一副相当羡慕的表情。
按北宋习俗,上元节是一年中最为炫丽多彩最为热闹的节日,没有之一。这一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出门观灯。而城内花灯似海,照亮夜空。
这等盛世景象,可是连汴京城中的大宋官家都要亲自登宣德楼观赏的。
而在这京兆府,能够登城楼观灯,想必也是达官显贵才能享有的特权,是一件“倍儿有面儿”的美事。
“然后我便回了那边,想要邀你与我一起去登楼观灯。”
明远忍不住要伸手点赞——薛绍彭为了朋友,想得果然周到。
只不过这个上元节对他来说有些特别的意义,他需要与家人和友人们待在一起,而不是去应付那些达官显宦,勋贵子弟。
谁知薛绍彭卖了半天的关子,忽然又加上一句:“可是我想了又想,远之在上元节肯定也要和同门一聚的。所以我打了招呼,京兆府那边会邀请横渠先生门下,一起登楼观灯,共享这太平盛世。”
明远盯着薛绍彭看了半晌,发现自己搜肠刮肚,竟只有一句话可以评价:“知我者,道祖兄也。”
第34章 十万贯【第七更】
欧阳永叔有《生查子》词写上元盛事:“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句“花市灯如昼”再形象不过地描绘了上元节时长安城内的盛景。
明远和师兄弟们原本约好了酉时三刻在朱雀门前相见。谁知明远低估了上元节当天的交通拥堵程度,他选的那条路被堵得水泄不通, 只能绕路赶去。等到了朱雀门前,已是戌时了。
长安城里的热闹却一点儿也没减。
吕大临正站在朱雀门门楼下等候明远。他也算是陕西路的名人, 因此京兆府的官吏们今次也邀请了他与张载。而张载因为身体不适, 推却了没来。
可谁知吕大临发现自己竟还不及小师弟有面儿。明远竟找到了办法, 让京兆府邀请横渠门下在长安城中的所有弟子, 一起前往,登楼观灯。
吕大临对明远顿时生出几分佩服, 毕竟一门子弟,集体被官府邀请,这对陕西士子们来说, 绝对是求而不得的荣耀。
“远之, 你来了。”
当明远从人群中挤过来的时候, 这位不苟言笑的横渠弟子便上前招呼。他关切地问:“家里人可都安顿好了?”
吕大临知道, 明远小小年纪, 便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晚到一刻, 也情有可原。
明远点点头:“多谢师兄关心, 家母和舍妹都安排好了, 有人照顾。”
母亲舒氏娘子原本不愿意出门观灯, 但是妹妹又很想出门。最后明远找到了解决方法——薛家老夫人打算坐车出门。明远便求了薛家, 让母亲和妹妹能够与薛老太太同坐一车, 一起出游。
薛家老太太本就很喜欢舒氏娘子和十二娘, 听见明远如此请求, 没有不肯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