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忌 下(342)
赵瑛不知内情,一再追问,姜遗光只说:“能告诉你们的时候,我自然不会隐瞒。现在不是时候。”
她什么也没问出来,气哼哼瞪一眼姜遗光,和凌烛一块儿走了。
行事举止看起来和真正的赵瑛没有区别。
她会是真的吗?是否也是根据自己记忆编造的更加真实的假象?
会不会又是新的骗局?
姜遗光也用过类似方法,设一个明显的骗局遮掩另一个半真半假的谎言。等那人自己拆穿第一个骗局,发现谎言时,他会更坚信自己发现的真相。
他现在会不会也是一样?以为自己离开了,可其实还在镜里?
姜遗光忽然发现了死劫的可怕之处。
对顾忆柳来说,桃花源最恐怖莫过于编织一个让人心甘情愿沉迷的美梦,她明知是假,也不愿离开。
那对他呢?
桃花源针对人心弱点,他不会沉迷于虚假的美好,所以……那些美好的生活,会不会就是为了让他产生怀疑?然后在他好不容易戳破,以为自己回到了真正的镜外世界时,死劫再给予他致命一击?
亦或者,他在这个虚假的世界一直困到死?
可他很清楚,经过了那三年,自己已经无法分辨真实和虚假了。
从“离开”之日起,他看见每一个人,遇见每一件事,都会下意识猜测是真是假。他所说的每句话都要反复斟酌,不能泄露半点真相。
他已经无法再相信眼前的一切。再这样下去,他会连自己也分不清。
顾忆柳的桃花源,于他而言,是无法摆脱的怀疑的深渊。
姜遗光用力闭了闭眼睛再睁开,取出镜子对准自己的脸。
正值明月当空,镜中人影如常。
第495章
同一片月光下, 赵瑛睡不着,披衣起身来到庭院中,反复思索。
姜遗光自称不认识顾忆柳,她可不信, 她觉得一定是姜遗光遇到了某些难处, 不能直说。
会是什么难处?
顾忆柳不像是能牵涉什么朝廷或江湖秘事的样子, 更何况顾忆柳分明是和善多在镜中相遇,那就只能是顾忌着鬼怪了。
真奇怪,死劫已过, 姜遗光又何必顾忌镜中鬼怪?
难不成镜中恶鬼不允许他说出镜中之事?
总不见得是鬼亲自吩咐的,很可能是他在镜中答应了什么东西?又或者他见到了别人把事情说出去的后果?毕竟和他入镜的那些人全都死了。
可这也说不通啊,这些人都死在了镜中。还有个最特殊的顾忆柳,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姜遗光为什么会认为他们把镜中事说了出去?
赵瑛百思不得其解。
她想明天再问,次日一过去, 却发现姜遗光正在收拾行李。
一问,得知姜遗光决定去骊山一趟,第二天就出发。
赵瑛又气又迷惑,这家伙怎么走也不和自己说一声?
可不论怎么问, 姜遗光都不开口, 也不肯说要去骊山做什么。他越隐瞒,赵瑛越觉得有大事发生。
他似乎在躲避什么?
可是京城中有什么好让他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大事让他必须离开?
姜遗光不肯暴露, 赵瑛也怕万一自己传出去后惹来什么麻烦,没见姜遗光都只能想办法暗示一个字都不敢提吗?
但姜遗光临走前,眼神分明在暗示什么。
他既然故意把这件事透露给自己, 那必定留下了线索。
赵瑛重新要来姜遗光的卷宗, 还叫来了凌烛,两人彻夜不眠一个字一个字细心品读。大约这次起了疑心, 他们觉得每句话似乎都很可疑,暗藏深意似的。
果然,这次让他们发现了一些端倪。
可能是离开得比较仓促的缘故,姜遗光尽力编了一个看起来毫无破绽的故事。但毕竟他要抹掉一个人的痕迹,所以有不少地方都被他以“三年过去,记不清了”,或“我和她不在一块儿,也不知那时发生了什么”解释过去。
关于那个古怪的村子和吃人的怪物,赵瑛不确定姜遗光是不是真记不清了,描述得有些模糊。除了付彦生他承认是自己推出去的外,三名女子的死,他全都表示“天黑了,他们分散开,并未聚在一起,所以没看见,只听到了惨叫。”
看到这里两人还不能确定,可等接下来的三年内容时,赵瑛心中的怀疑终于肯定了大半。
姜遗光描述,在那三年间,一切都有所好转,身边人更是十分亲近关爱他。
他提到了不少人,绝大多数人的名字赵瑛都听过或者耳熟,上次凌烛回去后,为了证实姜遗光所言,特地查了些卷宗里提到的人名。
那些人的确存在,尽管此时他们和姜遗光毫无瓜葛。但姜遗光还是在卷宗中准确地说出了他们的名字,书中对其行事举止描述也分毫不差。这绝不是作假能作出来的。
姜遗光真的在镜中待了三年!
这么一来就更可怕了,山海镜是如何感知到外界人的?
凌烛道:“这个问题丢给其他人烦恼去。京中入镜人都在讨论呢。我们还是快些找顾姑娘相关一事吧。”
赵瑛一想也有道理,二人彻夜不眠地翻了一遍,终于发现了端倪。
卷宗中,所有有交集的人都有名有姓还有详细记录,包括怎么认识的、平日说了什么,总之看着卷宗就能大概摸清那人是什么性格,二人相处如何。
唯独有三个人没有名,只以姓代称,也无具体描述,只是简单提了下她们招惹上鬼怪的后果。
乍一看,好像是这三年来无意间听到的小故事。
可这没头没尾的,姜遗光怎么会平白无故写个无关的故事上去?
再看称呼,姜遗光称她们为:顾夫人,易姑娘,柳婆婆。
三个字合在一起,正是顾忆柳大名的谐音!
卷宗那么厚、人名那么多,其他人根本不会特地去关注这三个没有大名却特地标注了姓氏的人。
这就是他留下的线索吧?
赵瑛呼吸都急促起来,迫不及待地将所有提到这三人的内容摘录下来,这下更是发现了不对劲。
整本卷宗都遵循了姜遗光一贯的风格,叙述缜密条理分明且没有任何赘述,但凡写下的都是有用的、或者和他相关的事。
可他在描述这三人时,却什么有用的也没有,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只是因为写的少,其他人以为不过几句闲话,没有人会往那方面想。
反复比对,发现在提及三人时,都写到了桃花。
或是穿着桃花色褶裙,或是戴了一朵桃花簪,或是从桃花树边走出。
桃花?
姜遗光想暗示的是这个?
顾忆柳的失踪和桃花有什么关系?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赵瑛再次从头翻阅一遍,发现的确如此。除了她们三人以外,再没有其他人出场时提到了什么花草。
那就确实是桃花了。
如今已是五月,院中桃花早已绝迹。
凌烛沉吟片刻,拾笔沾墨,大大小小数朵墨色桃花跃然于纸上绽开。
轻轻吹干后,他拿起纸,问:“赵姑娘,看着桃花,你会想到什么?”
赵瑛想了想,道:“桃花意味着男女情爱?我印象中,最深的还是诗经里的那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夭一诗至今流传甚广,每年上巳节,赵瑛都能听到河边漫步的年轻男女为表爱意而唱的桃夭诗歌。
桃花……世人常以桃花代指男女情爱,会是指桃花劫吗?
凌烛思索后道:“应该不是情爱吧,否则他完全可以把这三人当中的一人写成男子,不是更明显吗?”
赵瑛也觉得不太对:“我对桃花什么的了解也不多啊,除了男女情爱,那就是跟驱邪有关了,听说桃木有驱邪的功效。”
驱邪?
听上去不是没有道理,新年时大家都爱挂桃木驱邪。春联的旧称也叫桃符,他会不会是在暗示这个?
道家中,桃木可驱邪祛病保平安,在某些地方,又有桃花招邪的说法,以桃木制成的器具带着阴气,佩戴容易招阴邪之物。
“也不对啊,既然他想告诉我们桃木,为什么不直接说桃木?”赵瑛拍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