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233)
什么先生你从哪儿来啊?
以后你和赵先生一起教我们吗?
你多少岁啊?
你名字怎么写啊,爱吃什么呀,会不会打猎啊,等等。
什么都问。
曲学博自己还处于一起教书的先生竟然是赵郁川的震惊里。
人麻麻的。
讲课时还好,讲完了一半的注意力都不在课堂上。
一边应付着小孩儿们乱七八糟的提问,一边注意着外面,想知道沈青越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小孩们好奇劲儿过去了,开始嚷:“先生,我饿了。”“我也饿了。”
“饿了就回家吃饭!”窗外沈青越的声音传来。
曲学博精神一振,瞧见稍稍落后的赵先生,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见到传说中的瀚海书院山长,曲学甫和贾文彬还好,他们俩原本就是纨绔,从前也不怎么正经读书,突然县令一下,瀚海书院山长一下的,懵是懵,懵完了就淡定了,又和他们没啥关系。
但曲学博就不一样了。
他从小读书,走的是正经路子,还是书院先生们交口称赞的好学生。
要不是时运不济,赶上衢国乱成了一锅粥,他早该考举人了,说不定都能进京考进士了。
听说赵郁川在这儿,他整个人都不受控地亢奋。
连先前的迷茫都为之一荡。
功名不功名的另说,瀚海书院是衢国所有向学的读书人的明灯,是所有读书人都拒绝不了存在。
他有一肚子的迷茫困惑,学问的,生活的,关于衢国的,关于未来的,想要向赵郁川请教,想要找赵郁川解惑。
一看到赵郁川,他连忙整理起了衣服。
要不是这群孩子还没散学,他都想跑出去行礼了。
小孩儿们虽然和沈青越喊的热闹,但没一个跑走溜号。
一直等他们赵先生来了,宣布可以回家了,他们才呼啦啦跑了。
沈青越:“曲先生辛苦了。”
曲学博:“不辛苦,不辛苦。”
沈青越:“来我们再认识一下,这是赵先生,这是曲学博,曲先生。”
曲学博马上向赵郁川行礼,正正经经把礼行完才开始做起自我介绍,“学生曲学博,象郡泗县人,曾有幸在瀚海书院仲子谦先生门下读过半年书。”
赵郁川出神:“子谦啊!他是到过泗县去授课,那是十来年前的事了吧?”
曲学博:“正是。”
他迟疑了下问:“不知仲先生……”
赵郁川摇摇头,“出事时子谦不在书院,我亦不知他如今身在何处。”
两人都沉默了。
赵郁川问:“你家人可都平安?”
曲学博点头:“都平安,我们一家都到大虞来了,只是没能带上管家家仆……”
说着他眼睛有些发红。
兵临城下,五皇子部下的叛军又爱屠城抢劫富户,到处人仰马翻的,他们都不敢坐自家的大船,送他们出城的小船还是他们管家找的,只是船上装不下那么多人,除了他们一家,只能再带一人,管家说他老家在乡下,贼兵追不到乡下,他把府上门锁就回老家,让他们别带人了,多带些行李。
可如今两年过去了,五皇子都死了,听说泗县易手了好几次,也不知道他们管家有没有平安到乡下老家。
还有家里的丫鬟、仆人、书童、马夫。
走之前,他们把好带好藏的金银首饰都给大伙发了,只是衢国乱成那样,即使有银两傍身,也不见得能过上什么安稳日子。
在书院没走,跟过来玩的赵舒云也红了眼睛,悄悄往旁边躲了躲。
姜竹看见了,把他抱起来放到腿上拍了拍。
赵郁川看见了,主动换了话题,和曲学博说起教课的安排。
先前是他自己上午教家旺他们那一批,下午教更小的一批。
曲学博来了,就可以都在上午上课了。
这样下了学,大孩子们能领着小一些的一起下山回家,他们也能放心些。
曲学博没有意见,这样他下午也能跟赵先生谈论学问。
说起来,曲学博又有些讪讪的。
他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读书了。
赵郁川笑道:“他们村有个叫很有意思的年轻人叫江修文,和你一样,也是秀才,你们应当能谈得来,到时候你们可以一起交流学问。”
沈青越顺势道:“我们村的江秀才虽然才是秀才,但是已经编写了一本蒙书了,谁说读书就一定要考状元,你也可以在我们山上写书编书啊,像曲二先生一样。”
一直当透明人的曲学甫:“咳咳咳!”
沈青越没继续调侃曲二,笑嘻嘻道:“我猜以后来交流学问的人不会少,实在是不好意思赵先生,没想到书院办个手续弄出这么大阵仗,你看你,归隐田园,也不弄个假名……”
赵郁川:“……”
沈青越:“顶多两三天就该有人奔着你的名声来了,你拿个主意出来,让不让他们上山?要是你实在不想教,不然就先搬到山上住两天,我们替你打发了。”
赵郁川无语。
他刚刚都听到沈青越和里正说的话了。
赵郁川:“我若不喜,你还真把人都打发走?”
沈青越:“当然啊,我们青竹书院本来的目标就是开蒙启智扫盲,科考,不是我们的追求,而且青竹书院也有你的一分子呢。再说姜竹也没答应县令呀,他说要和你商量来着。”
赵郁川笑着摇摇头,还是姜竹实诚。
这话换姜竹说可信度还高点儿。
不过这事要怪也不能怪沈青越和姜竹,说来还是他自己行事不谨慎。
县令一来他就知道这事是躲不掉了。
好在姜家村这位置,好歹能替他筛掉一些只是凑热闹,吃不来苦的人。
反正就是山村,什么也没有。
想吃点儿好的都得往镇上跑,往下天一冷,没点儿毅力的都坚持不了。
“来就来吧,让他们来吧。”
第159章 安家
有了这话, 也能放心让里正继续准备了,要不然他们劳师动众打扫半天, 没人来里正搞不好都要落埋怨。
秋收刚要结束,大伙儿都想休息休息呢。
姜竹欲言又止。
见他们说完了,才道:“赵先生……”
赵郁川:“怎么了?你说。”
姜竹:“那个,我是不是该给你涨涨工钱?”
赵郁川愣了愣,大笑出声,“涨吧, 不过得等咱们书院赚到钱再涨。”
沈青越:“那完了,涨不了了。”
赵郁川又是一阵笑。
商量过,按赵郁川的意思,他们还是上午上课, 若是有人来,他们就下午接待, 若是没人来, 他们就该干嘛干嘛。
不知道谁会来, 也不知道他们想要问什么, 他们索性也不安排任何授课。
只问答、交流, 不影响书院正常运转情况下, 来者不拒。
当然, 这种交流, 他们也不收束脩。
沈青越:“曲先生先跟我们下山去看看房子吧, 要是能将就, 就在村里住下, 要是房子不行,姜竹喊人送你们到镇上去找找房子。”
曲学博:“好好。”
他打定了主意,只要村里房子没破到完全住不了的程度, 他们就在村里住下。
两家的女眷孩子已经先看过房子了,确实挺破的。
尤其是对比他们从前的大宅子。
但他们还是打算就在村里住下。
起初来村里住他们还挺忐忑的,尤其怕封闭的山村排外,但意外的是姜家村的村民们对难民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平静,他们来看房子,住在附近的邻居也挺友好的,还喊他们到家里喝水吃柿子。
曲老爷当即就决定,就住这儿了。
破是破了点儿,但不受排挤,能安稳下来,这片荒芜好像又孕育了希望。
两家的钱加起来也不够十两,把房子买下来是不够的,里正做主,也像从前借房子给赵先生一样,答应只要曲学博还在他们村当先生,房子就一直给他们住,不收钱,另外也从族田分给他们一小块儿地,种菜或种粮食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