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131)
小混蛋这是调侃他呢。
秦纵离开沧州时,楚霁心下担忧, 什么解毒丸、金疮药、消炎散……都是他亲自到药庐取来包好的。
而后, 他又一字一句地叮嘱着秦纵如何使用的,全然忘记了秦纵自己就是个医术高明的。
偏偏秦纵也不点破, 楚霁说一句他便认真地应一句。
现下楚霁又亲自包了意为相思的当归红豆送来,又问能不能解疾,可不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医馆小郎嘛,还是个念着心上人的医馆小郎。
楚大人身居高位多年,向来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
他自认比秦纵年长,又占着主公的名头,鲜少去做这些相思情长的小儿女姿态。
正所谓关心则乱,当初秦纵离沧赴洵,单枪匹马地去直面原书中的“大反派”,楚霁哪里还顾得上旁的?
那日这个小崽子写了那么个长篇大论来,假借踏雪的名义朝着自己撒娇,一时心软,才叫楚霁失了理智。
被秦纵的一张纸条点破心思,楚霁自然羞恼万分。
更何况,还是夹在那么一堆正经严肃的情报和账簿里。
秦纵几乎可以想象到楚霁当时的表情。
那一双桃花眼含着薄怒,眼睑处的那颗小痣也显出几分盛气凌人,却又无端透着楚楚可怜。
秦纵仗着房内无人,兀自捂着脸偷笑。
平日里小将军的威严荡然无存。
笑了好半晌,秦纵才敛下神情。
思索片刻,他提起笔正色写下回信。
直到月落乌啼之时,秦纵才放下狼毫。
“八百里加急,送回沧州。”招来管事,秦纵严肃吩咐道。
这封信关系着能否一举平定胶州,万万马虎不得。
管事应声而退,秦纵淡淡地扫了一眼窗外的天色。
随即,他戴上那张面具,换上黑衣,直奔蔡旷府上而去。
一日后,洵州城城门紧闭,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出入,任何一个角落都被仔细搜查。
三日的搜查无果,让蔡旷的怒火再也无法压抑。
他原先的起兵意图便十分明显,只不过恰巧卓询之撞上了他的地盘。
这样的一位“天下文宗”,让蔡旷起了好好利用一番的心思。
自古以来,不论皇帝多么荒唐可笑,也总有酸腐文人护着,反而大写文章去痛骂那些真正能领导百姓的人。
蔡旷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人。
他可不在意那些沾着文人臭气的笔墨,但若是能叫他的称帝之路更顺畅些,他可以留着卓询之的命。
现如今,卓询之大约还是被南奚的人劫走了,他虽生气,气的却不是卓询之不能为他所用。
他向来看不起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兵力才是实打实的保障 。
有卓询之的支持,于他不过锦上添花。
他只生气,他这沧州城,竟然能被区区南奚弹丸之地的人来去自如。
岂不是都被人把巴掌扇到脸面上来了?
是以,蔡旷决定,当即起兵。
什么劳什子的“一州守军不过三万”?
只要他不再做大雍的臣子,想要多少兵马都能有。
有了地盘,有了兵马,才好去找那萧彦算账,才能把那荒唐皇帝拉下马。
金銮殿上的那把椅子,赵协坐得,萧彦坐得,他蔡旷自然也坐得。
蔡旷终于揭竿而起,口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当取天地而代之。
此举一出,受尽压迫的百姓当即投入蔡旷的阵营,大批青壮自请加入蔡旷的军队。
于是,蔡旷顺势自称洵州王,命手下兵马围住了胶州一众官员的府邸,问他们降还是不降。
降者则保留原本官位,不降者则就地斩杀。
七日后,整个洵州皆以蔡旷马首是瞻。洵州牧也将自己的州牧府让出,给蔡旷修建王府所用。
一时之间,四海听闻皆为之所动,京师震颤。
皇帝连发十二道诏令,命与洵州接壤的定州、燕州州牧调集兵勇,守住州府的同时,平定洵州之乱。
尤其是燕州,乃是盛京门户。
燕州若是失守,蔡旷便可长驱直入,直取盛京。
诏令晓喻天下十六州时,胶州却无暇再顾及此时。
胶州百姓是这样,周珩亦是如此。
不过一夜功夫,一种名叫《胶州时报》的报纸便传遍了整个州府。
莫说是繁华的城中,便是阡陌小道上亦四处飘散着这份报纸。
书院书肆门口更甚,就连衙门和军营外头都码放着大摞的《胶州时报》,随风飘进院墙之内,任人拿取。
原先众人不过是见地上又纸张飘落,下意识地捡起罢了。
书籍珍贵,纸张亦然。
这纸上竟然瞧着还是有字的模样,便更加难得,没有人会让它们就这样散乱在地上。
寻常人这样,书院里的学生夫子更是不得了。
这样的行为真是暴殄天物,在书院里不知要被罚戒尺多少下!
这纸虽比不得玉版宣纸金贵,但看着色泽白亮,光滑如油,便知价值不菲。
更遑论那纸上远远看看,一行行字迹工整极了,笔酣墨饱,好似有大家之风。
一个个顾不得满腹疑惑,慌慌张张地捡起那些就要随风飘散的纸张,这才定睛翘起上头的字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报纸正中,笔走龙蛇的赭红色大字几乎力透纸背。
“胶州牧周珩投毒环江,杀害桐昌城数万黎民以谋图皇位”
围绕着这些大字展开的,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从今年开春起,一直讲到桐昌城被迫城门紧闭。
从周珩在环江中下了何毒,到桐昌城里的“时疫药方”这一出阳谋。
从桐昌城里虚假的“青黄税”,到周珩如何在皇帝那里添油加醋,说动了皇帝下旨火烧桐昌城。
整篇文章行云流水,逻辑清晰,一字一句皆有迹可循,绝非出自凡俗之手。
更何况,为了证据确凿,纸张翻开的另外三版上,还明明白白地印着那些下毒之人的招供和手印。
白纸黑字,千真万确。
读懂文章内容的人宛若雷劈一般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一旁不识字的人见此情状,原先不以为意的人都纷纷上前,问询了起来。
多番盘问之下,旁边的人才抖着嘴唇,断断续续地说出此事。
阡陌街道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宁静。
长久的沉默与震惊后,是铺天而来的怒意。
他们并非不思往日恩情的人,这么多年,周大人在胶州造福万民,从没有一件事做得不好的。
可是结合着眼前的证据和事实,这么多年周大人在胶州的所作所为,都更像是一个可怕的陷阱。
在获取了他们所有人的信任与仰赖后,再杀死他们的同胞并嫁祸旁人,从而完成对他们的彻底的驯服。
真是好一个顺天意得民心。
真是好可怕的心计,叫人不寒而栗。
为了他周珩能名正言顺地起兵造反当皇帝,桐昌城数万百姓的命便都如同草芥一般吗?
可是,要踏着他们这些“贱民”的尸骨走上皇帝的位子,也要看他们答不答应。
人群之中,不知是谁振臂一呼,随之一呼百应。
到州牧府去!
这报纸上说,州牧府里便栽种着大片大片,害死了桐昌城百姓的两仪花。
他们倒要去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州牧府内,周珩听见下属来报,神色狰狞地摔了手中茶盏。
茶盏落地,应声而碎。
周珩亦在此时脚尖一点,来到下属跟前。
他五指成爪,在下属的脖颈处收紧。
原本跪在地上的下属不得不把头抬起,眼球几乎要被勒出眼眶,也不敢有一声求饶。
许久过后,周珩才豁然松开手。
下属死里逃生,跌坐在地上,却不敢大声喘着气。
“大人不好了!军营里头也闹了起来!”
就在这时,兵曹疾步走了进来,不敢有一丝耽搁地回禀着。
“今日军营里头飘进了那几张纸,里头桐昌城来的兵都疯了,叫嚷着要找大人您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