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反派去说书(82)
柳大哥道:“为夫思来想去,觉得徐记走后咱们家生意是能火红一段日子,但是难免会有人看了眼红,到时候肯定会有人开第二家卤肉铺子,与其让别人家开了来分一杯羹,不如咱们自己家把生意包圆了!”
柳大嫂听他这么说,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点头,夸柳大哥有商业头脑。
柳大哥被媳妇夸的飘飘然,加上心情好,两人浓情蜜意了一番,畅想了好一会未来生意做大,整家人搬去镇上生活的美好日子,还商量着等陈瑞雪嫁给贾少爷后,定还要去城里开铺子。
到了晚饭期间,柳大哥把打算和柳二哥说了,后者也是十分意动。
早些年他们爹就传下一个酱肉铺子,两兄弟分配不均,只能让给长子继承,柳二哥没少抱怨,凭什么哥哥在镇上体面做生意,他就要地里刨食。
现在要是再开一家酱肉店,还不分给他就说不过去了,毕竟柳大哥不种田也每年从他手里拿走不少粮食啊!
柳大哥对此没有异议,只是说到时候要入股一些,也不要多了,相应的,他也会出些银子给柳二哥,供他开店。
于是两人又关于开店要用的银子合计了一番,这一算下来就颇为心疼,最少竟都要一百多两!
其中店铺是大头,可以直接盘徐记的,后面还要材料什么的,林林总总银子肯定少不了。
柳家两个男人吃着菜沉默着,钱不好赚,拿出来真是心疼。
一旁听了许久的柳大嫂眼睛一转,却是一拍桌案,道:“怎么不找柳静秋要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宁景:你们都在想什么屁吃?
第68章 柳家图谋
柳家二兄弟看过来, 眉头皱起,柳二嫂也停下筷子,有些难以置信看着柳大嫂。
柳大嫂一点也不为自己这话心虚, 理直气壮道:“按理说,家里要开新铺子,这可是大好事,各房都拿了钱出来,老太太作为长辈怎么也应该贴补一些, 不求全出了,出个一半也是应该啊!不过大家都知道, 老太太的钱都给了柳静秋, 贴进他的嫁妆里了,现在某家啊拿着这笔钱过得不知多滋润!偏偏咱们自家人那是一点好也落不着,还得养着这个老的!”
柳家二兄弟不由眉头紧锁, 面上还没有说什么, 心底却是认同了这番话。
对于老太太把钱贴给柳静秋这事,他们作为孙儿不好直接去和老太太闹, 但心里怨气还是不少。
一个嫁出去没有半点助益的哥儿,给那么多嫁妆干什么,现在全便宜别人家, 要是拿给自己家开个铺子多好!
柳二嫂把他们的神色看在眼里, 不着痕迹把自己儿子推开, 让他回了房间,才站起来道:“大嫂这说的什么话, 要是传出去, 别人还以为我们怨怪老太太, 不想养老太太了, 这可是大不孝啊!”
柳大嫂不以为意,道:“老的不慈,孙儿不孝不是应该的吗?她要是真的惦念着我们这些孙儿孙媳的,会一点不留把银子都让柳静秋带走?你是没瞅见现在宁家用着柳静秋带去的银子过得多滋润潇洒,还敢和我这个嫂子叫板了!”
“他对外人尚且如此舍得,今儿他两个哥哥开店铺没银子,他不拿点出来说得过去吗?!”
柳二嫂揪着手里的帕子,摇头道:“静秋已经嫁过去了,就是宁家的人,这开店铺的银子他愿意拿那是情分,不拿也是本分,大嫂你将心比心,若是娘家哥嫂这样想自己,那要多伤心啊。”
“而且老太太的银子她给谁是她的自由,我们两家已经有了这些房子铺子和田地,怎么还能怨老太太不给银子,大嫂,做人要知足讲良心!”
柳大嫂被她的话刺激到,大骂道:“二房媳妇你这是骂我没良心是吧?告诉你,老娘是你大嫂,你还没资格来指责我!我现在可是为了你们好,你个不识好的,这铺子开了就是你们家的,我为你家打算这么多,你落了好还立起牌坊骂我了!”
柳二嫂被她一通责怪,一时愣住,嘴抖了抖反驳不出话,霎时,她只觉旁边一个身影站起,“啪”的一声,一记耳光甩她脸上。
柳二嫂被这耳光打得耳鸣眼花,踉跄着一步后跌坐在地上。
柳二哥讪笑了两下,对沉着脸的柳大哥道:“大哥,我婆娘糊涂了,你和嫂子为我们家好我知道,这妇道人家就是看不清事,枉费了嫂子一片好心,我待会回房教育她两顿她就明白了,大嫂歇气歇气。”
柳大嫂哼了一声,并不说话,显然还是气结于心。
柳大哥喝了一口酒,才慢条斯理道:“二弟你明白我们的苦心就好,这银子确实不应该就我们俩家出,静秋素来孝顺老太太,这样老太太那份他拿也是应当。”
他看向柳大嫂,后者马上意会,站直身拍着胸口道:“这事交给我,我去找柳静秋要去,他要是不给,就让全村人看看老太太这么多年疼出来个什么货色!”
三人关于要多少银子的事又商量起来,柳二嫂在地上坐了好一会,才捂着脸低头爬起来,默不作声回了自己房间。
柳家大房两个孩子,大的哥儿五岁,小的儿子刚刚三个月,二房还只有一个儿子柳玉霖,今年三岁,长得虎头虎脑,见柳二嫂过来,连忙抱过来,小手擦着她的眼泪和红肿的脸颊,小口小口的呼气,嘴里奶声奶气小声道:“阿娘不疼,霖霖呼呼。”
柳二嫂噙着眼泪,揉了揉儿子的头,道:“霖霖,你爹和大伯他们是不对的,你不要学,知道吗?”
柳玉霖奶气的哼了一声,道:“霖霖知道,霖霖是个孝顺的孩子。”
柳二嫂亲了孩子的额头一下,欣慰的点点头。
……
柳静秋并不知道柳家将注意打到他头上,自晚会回来后,家里的事也多了起来。
宁家田地不多,晚稻只种了两亩,宁何氏和柳静秋半天就割完担回了
他们这一带秋季不长,中秋过后就得快速准备过冬的物事,一旦天气变冷,大雪落下,进出村子都难,上山也危险,有时还会有野兽跑出来,威胁村民。
宁何氏对于娶了柳静秋这个儿媳妇,用起“他的银子”来时觉得娶得好,但是一到做农活就忍不住抱怨,瞧这一身细皮嫩肉,是指望他上山打柴呢还是下地割猪草喂猪啊?
思来想去,不如在家给家里人多做几件过冬的衣裳实在。
有一说一,柳静秋的绣工确实不错。
柳静秋对宁何氏的挖苦一言不发,只默默大早上起来跟着宁何氏一起背着背篓带着砍刀上山。
“这一条条规整的湿木头最适合烧炭了,先搬下去囤到院子里,过段时间送到老碳户那里,让他先给咱们烧好碳,留着过冬用,到时候等景儿一回来,就能在房里烤火作文章了。”宁何氏一边用斧头劈柴,一边道。
老碳户是他们村里卖碳的人,除了制作碳卖,他也帮人烧碳,人家自己提供木材,只要给他一些工费,比直接买划算得多。
柳静秋将砍好的柴抱在一起放好,用旁边扭好的藤条捆起来,他们上山的时候没有带绳子,他还以为要一背篓一背篓的把柴背下去,没想到宁何氏随手扯来旁边的藤条,扭一扭搓一搓,直接变成了捆柴的绳子,只能说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方法。
待会儿,可以把柴捆成两大捆,宁何氏挑着下山,柳静秋则背着背篓里的柴就好。
这倒不是宁何氏怜惜柳静秋,实在是怕这没干过活的娇贵哥儿力气小,背多了摔下山磕了碰了,还要花钱治,真是得不偿失。
宁何氏一边做事,一边教柳静秋干活的一些常识问题,倒不是她好心教柳静秋,只是她年纪大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这些活迟早干不动,家里得有个人来继承干活。
在她心里,宁景是要念书考功名的,只是这功名难考,她儿子曾去参加过一次乡试,可惜被刷了下来,明年按理还能去参加一次,但是这科举难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所以,宁家需要有人接替她,继续供养宁景,在她心里,甭管柳静秋现在多娇贵,以后还是要像她一样,包揽家中所有的活,这些趁着现在教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