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之后(133)
姜余压低声音道:“那道鸭羹味道也不错。”
小胖子趁机尝了尝,“嗯,这道寿字鸭羹口感醇厚,鸭肉也鲜嫩,只不过有些冷了,要是趁热出锅的味道更好。”
姜余尝着嘴里的鸭肉,觉得眼前这道菜已经够好吃。
“是吗?”
小胖子点头,“那是当然,漂过来道一品豆腐,你可以尝一尝,一品豆腐这可是东林书院有名的菜肴,一口下去内有洞天,鲜美极了。”
姜余见状夹了一块,他听名字还以为这只是烧豆腐,结果一口咬下去便发现里面还真是内有洞天,这豆腐里竟然塞着馅。
“好吃!”
小胖子朝他笑笑:“好吃吧。”
姜余点点头,怪不得之前文承哥和他说今天宴会的时,只说这流觞宴和过年时的双层旋转桌子差不多,所以文承哥带他过来只是为了让他来吃饭的。
姜余想通了这一点,笑的眉眼弯弯,吃的更开心了。
开心的氛围会传染,姜余吃的开心带着旁边的小胖子吃的就更开心了,而他们两个吃的这么好,连带着坐在他们两个人周围的人,也忍不住多夹了几次筷子,少做了几句诗。
顾文承注意着姜余这里的情况,见他吃的开心,自然放下心来。顾文承带余过来,仅仅是想让姜余来吃顿饭而已。
姜余所在的桌子和坐的位置都是顾文承特意选的,又托人把姜余引导那个位置上。
那位置隐蔽,吃饭的同时又可以欣赏园子里的景色,而且这桌上的人大多都是想要在今年进入书院的,因此估计也没几个人安心吃饭。
所以姜余坐在这张桌子面前,可以更好的享受美食。
…
整场宴会下来,姜余吃的非常开心,旁边的小胖子也吃的很开心,他们两个人临走的时候还交换了双方的名字。
小胖子叫赵怀青,是个很有志气的名字。
两个人在宴会上一见如故,赵怀青在得知姜余开了“有味卤肉铺”以后,就更加惊喜了。
他特别喜欢那家铺子的卤肉,没想到店家的老板就在眼前。
赵怀青是府城赵家米粮铺的少东家,姜余没想到家大业大的少东家竟然喜欢吃卤肉。
顾文承走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姜余和一个人说话说的很开心。
顾文承微微眯了眯眼睛,快步走了出去,再见到对方是个和姜余差不多高小胖子以后,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脸上带着温和有礼的笑容,稍微整了整衣袖,风度翩翩的走了过去。
“小余,等久了吗?”
姜余转头看见顾文承,脸上浮现惊喜的表情,“文承哥。”
顾文承走到他身边,轻轻摸了摸他的头顶,“在宴席上吃好了吗?”
姜余点头:“席上的菜都很好吃。”
顾文承和姜余说了几句话后,这才看向小胖子。
“这位是?”
姜余解释道:“这是赵怀青,赵兄弟,我在宴席上认识的。”
小胖子在顾文承走过来的时候就被镇住了,尤其是看见顾文承腰间佩戴的腰牌时,就更震惊了。
东林书院的学子都统一佩戴腰牌,每天入书院时都要佩戴腰牌才能进。
而且东林书院十分严格,里面分甲乙丙三个等级的课室制度,其中甲等最高,而在每个等级里面,又细分上中下三等。
并且,东林书院课室的学子名单是不固定的,一月一小考,三月一大考,每次考试不同的等级中都会有人员流动。
不管是寒门学子,还是贵族子弟只要是入了东林书院,都得遵守规则,没有例外。
所以在东林书院里,寒门学子占大部分,而贵族子弟除非是特别优秀需要上进的,大部分都不会选择进书院读书。
小胖子震惊的发现这个走过来和姜余说话的这个芝兰玉树的学子,腰间竟然佩戴的是甲上班的腰牌。
顾文承朝小胖子行了一礼,“在下顾文承,多谢阁下在宴席上照顾小余。”
小胖子见顾文承直接说名,就立马明白对方年纪未满二十,尚未取字。
他干巴巴的道:“顾…顾书郎好,我与小余在宴席上相谈甚欢,谈不上照顾,谈不上。”
顾文承轻笑一声,一副君子温文尔雅的模样,“小余年纪小,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若不是阁下相伴,小余必定没有现在这般轻松,还是要多谢阁下的。”
赵怀青脑子里顿时又冒出来一个信息。
顾书郎是寒门学子,寒门学子不到及冠之年就入了东林书院,还在甲上班,如今对方和自己说话又这般温和有礼。
小胖子立马意识到,这位顾书郎是个很有本事的读书人。
“哪里哪里,顾书郎言重了。”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后,便各自分开了。
小胖子看着顾文承和姜余的背影一时间没回过神来。
此时一个人突然在后面拍了他一下,小胖子回头便看见自家堂哥站在身后。
“你看什么呢?”
小胖子还没说话,赵怀钰也看见了不远处的顾文承。
“哦,那是甲上班的顾文承,听说他的算经极好,就连山长都亲自夸赞过。”说着赵怀钰嘴里啧啧了两声。
“听说顾文承家里给他娶了一个男妻,还是正儿八经三书六礼被聘过去的,刚开始也没几个人相信,谁知道他今天直接把男妻带到书院了,还真有种啊。”
小胖子:“啊!男妻?”
…
从书院回来以后,姜余照例继续做自己的小生意,肥皂生意步入正轨,也慢慢有了稳定的客户。
单薄的衣裳渐渐褪去换成了稍微厚一些的秋天衣裳。
再有半个月文承哥就要休农假了,因为家里上年置办了很多荒地,因此他们商量农忙时节要回村一趟。
夏季月季开花,姜余攒了不少月季花露,味道好闻的极了,他把花露储存在瓷瓶里,陆陆续续做了一些香皂。
之前顾文承把做好的香皂给东林书院的山长送了几块,没想到山长特别喜欢香皂的味道,当时还特意做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净手用上肥皂后的感受。
于是没过多久,姜余的铺子就搭上了东林书院的路子,也就是这时候姜余才慢慢把香皂拿出来。
因为有东林书院和福缘寺这两条线在,姜余便没发现有人找铺子的麻烦。
而且因为普通肥皂既便宜,使用起来又方便。如今府城好几个大户人家都会定期来铺子里采买便宜的黑肥皂用来给府里的下人用。
姜余再次庆幸自己当初定下黑肥皂薄利多销真英明,果然不起眼的东西才是最赚钱的。
他手里拨动算盘,上个月四文钱一块的黑色肥皂,抛去成本净赚了三两四钱银子。
外面稀稀拉拉的下着小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如今又下雨,街道上看着空荡荡的。
一个中年男人走进铺子,这是李老板是常年做走商生意的客商,之前也陆陆续续在姜余这边买过两次肥皂。
“李老板怎么下雨天过来了。”姜余看向顾文华,“文华快给李老板沏一杯红糖姜茶驱驱寒气。”
因为最近天气变化明显,姜余便在铺子里备了姜取寒气,避免伤风,但是姜水味道刺激,加上他这边不缺糖,于是又往姜水里放了些糖,做了红糖姜茶,结果没想到组合起来味道还不错。
顾文华手脚麻利的沏了一杯,递给李老板,“李老板,这茶水是用来驱寒气,预防风寒的,趁热喝最管用。”
李老板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水杯里的东西,于是一口气喝完。
李老板没有多废话,直接进入正题,“我大后天就要离开宁化府,这次前来是想和姜老板做笔生意,我想买一批肥皂拉到南方去卖。”
姜余微微一愣,立马反应过来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诶呀,承蒙李老板看的起我。”姜余笑道:“不知道李老板要多少货。”
李老板道:“我要买香皂,全部都要香皂,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