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回到明初搞慈善(158)

作者:蜀七 时间:2019-06-05 08:53 标签:种田文 励志人生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刘六:“病上半个月,皇上来请我,我就再回去。”
    刘福通打的主意不就是先把他捧上去吗?捧上去之后,下面的人自然会想把他拉下来,可如今他自己下来了,刘福通接下来还有什么法子?
    “告诉你妹子,让她千万记得要在皇上面前提起我,若是半月后皇上不来接我,我真是没脸见人了!”刘六看着安老四情真意切地说。
    安老四自然答应。
    毕竟刘六和刘福通斗的还不够大,小打小闹的,实在对他们的计划没什么益处。
    平章院事刘六重病,不能侍君,这消息忽然就飞遍了安丰。
    传言说是因为民间有人散布他的谣言,他一气之下便犯了病。
    然后他还递奏折请辞了。
    大意就是说:“虽然我知道皇上您很爱我,但是我不得不辜负您了,是我德才不配,才会被人恶意中伤,中伤我倒没什么,我皮糙肉厚,但是这些人也在中伤皇上啊,我是皇上任命的官,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为了不给皇上蒙羞,我就主动请辞了,但虽然我辞了,可我还是皇上的。”
    这奏折的内容不知道为何流传了出来,所有读书人都知道了。
    刘六这奏折写得很好,真情实意,十分容易让人共情,一个可怜的被迫害的忠臣形象跃然纸上。
    是啊,你刘福通把控了朝政那么久,手里还握着兵权,怎么可能被一个文臣欺负?
    朝廷或许不会管农人的想法,不会管商人的想法,但一定会管读书人的想法。
    读书人的声音一大,朝臣就会被影响。
    官员们要争取的“民心”,指的就是读书人的心。
    林渊也得到了这一篇奏折,他仔细看过之后对杨少伟感叹道:“这捉刀之人文采斐然,字字诛心,难得一见。”
    杨少伟接过一看,也有些惊讶,看来安丰那边倒也有惊才绝艳之人。
    这样的奏折,卖惨要卖的恰到好处,多一分则强横,少一分则软弱。
    文人的风骨,被这篇奏折诠释的淋漓尽致。
    “他是想让……”杨少伟咽了口唾沫,他不太相信真有人干这种事,“想让文臣武将不和,分裂朝政。”
    文臣武将,似乎天生就是敌对的,但其实不然。
    这不是两种权力的对抗,而是两种权力的互相辖制。
    讲究的是平衡。
    在和平时期,谁压倒了谁,就能握有更强的话语权,但此时不是和平时期,玩这一手,风险也高,但只要能熬过风险,那获益是巨大的。
    杨少伟有些兴奋地说:“于他们来说是坏事,但于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内里乱作一团,咱们到时候打过去,岂不是容易得多。”
    林渊想到安老四他们传来的信。
    花费了几年时间,如今终于看到成效了,林渊松了一口气。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林渊轻声说,在棋盘上落下黑子,“等时机成熟,我们就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安丰。”
    杨少伟一想到拿下安丰后,天下再没有能跟南菩萨有一敌之力的政权,就忍不住心潮澎湃!
    这天下有多少人像他一样野心勃勃,又有多少人有跟他一样的机遇?
    拜宋石昭为师,跟南菩萨对弈,天下就在他们的棋盘上。
    杨少伟真恨不得出去跑上一圈。
    刘六在半月后被皇帝亲自请回朝堂,皇帝亲自登门,请了两次,刘六才应。
    他的面子保住了,命也保住了。
    朝堂上的风向也变了。
    因为此时的刘六,代表的已经不止是一个权力单位,而是一个群体了,他代表着读书人——代表着不畏强权的清流人物。
    此时如果有人和他作对,那不就是要站到读书人的对立面去了吗?
    文臣和武官的区别越来越明显。
    矛盾越来越多,朝堂上的摩擦自然就更多了。
    韩林儿的头都大了。
    文臣认为,将军带兵打仗可以,但是班师回朝以后,就该上交兵符,且一个将军不能统领同一支军队超过三年。
    韩林儿觉得这个要求很对啊,没问题啊。
    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真要是出了什么事就晚了。
    不能超过三年也能理解,毕竟超过三年,这支军队是姓韩,还是别的姓,可就说不准了。
    但武官也有话说。
    士兵是需要演练的,阵法都是一次次练出来的,三年换一任将军,每个将军带兵的方法不同,怎么保证士兵能够适应三年换一次将军?
    再说了,兵符回回上交,如果突发事故,哪怕将军就在士兵面前都指挥不动,这个风险谁承担的起?
    韩林儿觉得武官说的也很有道理。
    结果就是每天上朝就开始吵,吵来吵去都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刘六已经完全把控住的朝堂,刘福通自然就更不会放松对兵权的辖制。
    两边角力,安丰乌烟瘴气,下头的小官们想借此机会爬上去,官场拉帮结派。
    刘福通和刘六互相较着劲,谁也不愿意先低头。
    谁先低头,以后这头就抬不起来了。
    安老四就负责在其中煽风点火,他必须得让刘六硬挺着,哪怕刘福通那边给了梯子,刘六也绝不能顺坡下驴。
    他动的手脚可不少,刘福通那边也不是没有示好,毕竟一直这样下去实在没什么好处,但都被安老四挡回去了。
    刘六看刘福通不示好,也派人去给刘福通示好过,这人被安老四动手杀了,杀了几个以后,刘六和刘福通也都有了气性。
    派人示好,你不仅不接受,还连个回音都没有?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两边就这么互相硬挺着。
    安丰乱作一团,上行下效,官场脏污,百姓也过得好不到哪里去。
    官场一混乱,小吏们就显出来了。
    百姓们的日子更难过了,小吏们从百姓身上掏钱,然后再往上头打点。
    小吏也有一颗想往上爬的心,这也正常。
    但百姓们不懂,他们只是发现生活更艰难了,以前挣的钱足够花用,现在挣的钱还要给官老爷,街头上横行霸道的人也变多了,入冬以后,粮食也难买,保暖也不够,冬天几乎没人能出门干活。
    
    穿棉衣的都是大老爷,普通百姓一家子能有身棉衣棉裤就了不得了。
    多数都是一家子冬天在屋里窝冬,谁要出门,谁就穿那身唯一的棉衣棉裤出去。
    生计更难了。
    富裕的家庭要勒紧裤腰带,穷苦的家庭更加穷苦。
    安妻听着邻居女眷诉苦。
    他们并没有从原本的地方搬出来,刚开始是找不到合适的宅子,后来是担心搬走了反而容易暴露,就这么还在原本的地方住下来,再说了,安老四也只是个小官,虽然能上朝,但是也没实权,住得太好,太显眼了,也容易变成靶子。
    女眷们跟安妻抱怨:
    “原先一个月的俸禄虽然不多,但也够家里嚼用,日常柴米油盐也要不了几个钱,可如今呢?回回都说要给上峰打点,如今自家缩衣减食,也没见落得个什么好。”
    “我家的也是,每日回来身上还带着酒气,要是干正事也就罢了,他干什么正事?日日出去吃酒,钱还是自家掏,除了喝个一身毛病,真没得什么好处。”
    安妻也跟她们一起说:“我家那口子也是,你们还好,他已经许多日子夜不归宿了,我也不知道他在外头干什么,如今好像都是这样,忍忍吧,说不定过些时日就好了。”
    女眷们本来就是一肚子怨气,现在在座的都是小吏的家眷,里头只有安妻丈夫不是小吏,但女眷们都把安妻的为人看在眼里,安妻在她们心中,是个在丈夫面前完全插不上话的女人,以夫为天。
    跟她说什么,她也不会去跟丈夫说。
    更何况她们的丈夫跟安老四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
    说起话来就更没有顾忌了。
    “这忍忍忍,什么时候是个头?”女人小声说,“我们家倒也还好说,我男人兄弟多,都有一把力气,可我看我娘家姐妹……如今家里都快没米下锅了。”
    “这有什么法子,上头乱成那样,就是我们这些小的倒霉。”
    安妻绣着花,头也不抬地说:“那也没法子,咱们也只能私下里说说。”
    坐她身旁的女眷冲其他人使了个眼色,然后温声细语地说:“安夫人,算起来咱们也有两年多三年的交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也都是熟人,你知道的比我们多,你要是知道什么,也别瞒着我们,大家都商量着来。”
    安妻:“我一个妇道人家,能知道什么?还不是屋里屋外,灶台上的那点事。”
    女人们在她身边哭起来,低声啜泣。
    安妻叹了口气:“你们也别哭了,这事也没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日子还能过下去。”
    “现在这日子叫什么日子?”女人们低声说,“我们劝了也没用,说都在送礼,都送,总不能就咱们不送,但是也不知道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安夫人,咱们里头就你消息最灵通,你知道什么,跟我们说一嘴,我们绝不说出去。”
    “眼看着日子就要过不下去了,再这么着,我那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去。”
    所有小吏都在往上送礼打点,把上头一些爱好敛财的官员胃口养大了,于是不送礼的反倒成了异类,而欺负他们的,不是那些敛财的官员,而是和他们一样的小吏,只是因为一方送礼,一方不送礼,他们就忽然变成了两个敌对的阵营。
    慢慢的,不送礼的怕被欺负,也开始往上送礼。
    这些礼送的有没有意义,拿没拿到好处?
    恐怕拿到好处的只有头一批人,但风气已经这样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