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直播嬴稷炫崽秦始皇(292)
所以现在他老老实实的,主要是怕臣子们一个激动,大殿之上搞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
那他那时候是惩罚自己的大臣们呢,还是不惩罚呢对不对?
这也不好,对吧?
这个时候王振说的口若悬河,是让朱祁镇舒服了不假,但是朱祁镇看得出来,其实也就是他和王振看不惯陈曦。
大臣们主体上还是很看得上陈曦的,尤其是又看不上王振,所以在王振叭叭叭的时候,大臣们的脸色很不高兴。
朱祁镇咳嗽一声:“王先生,还是先看天幕吧。”
有什么回头咱们下了朝说,现在继续说有点危险了。
王振聪明的闭上了嘴。
后宫之中,孙太后也是有些惊慌。
虽然后面陈曦并没有再提到她,但是前面提的时候,该记住的人已经记住了。
孙太后知道,别人不说,那些先帝时期甚至是太宗时期的那些旧臣,可不会那么卖她这个太后的面子。
只是自己到底是个妇道人家,总不能真的对她怎么样吧?
【朱祁镇去世后,皇位来到了朱祁镇的太子朱见深的手中。
朱见深的童年其实不是很愉快,因为他出生没多久,他爹就玩了个大的。
是的,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朱见深也才三岁。
在朱祁钰受命监国的同时,孙太后又立朱见深为皇太子,时年三岁。
这之后便是朱祁钰那边的时候讲过的事情了,他顺利取代了明堡宗成为了皇帝,这对于明朝来说当然是一件幸事。
只是对于朱见深来说,就未必了。】
【要知道,朱祁钰也是想要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皇位的,对待这个侄子,又怎么可能亲如一家呢?
这个时候,万贞儿出现在了年仅三岁的朱祁钰的生命里。
从此,幼小的太子与万贞儿形影不离。
后来,朱祁钰产生了废掉朱见深,立己子为太子的念头,并付诸行动,将朱见深废为沂王,立己子朱见济为太子。
朱祁镇复辟后,朱见深又被立为太子。
这么来来回回的折腾,对朱见深的伤害是巨大的。】
第232章 第二百三十二个老祖宗很骄傲
【事实上, 从童年来看,朱见深这个皇帝还是蛮可怜的。
除了童年的不幸之外,朱见深的爹也挺不靠谱的。
是的还是朱祁镇。
《宪宗实录》记载“上初名见深, 至是更名见濡”,
朱见深是他的本名, 但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的时候,在诏书中将皇太子的名字写成“见濡”,天下臣民竟然不知道他是何人!
可想而知, 朱祁镇对自己这个儿子的关心也很有限的。
在这样的经厉中,朱见深的精神压力极大,因而落下个口吃的毛病。】
朱祁镇:“……”
再一次被点, 还不是被夸,朱祁镇更生气了。
他问王振:“太子呢?”
王振被问愣了:“……这,应该是在学习吧。”
要知道, 太子现在也才三岁多, 把这么大的孩子带过来朝堂上, 实在是有点过于残忍了。
朱祁镇:“……”
他张嘴想问些什么,不过很快又闭上了嘴巴。
对这个儿子, 他确实是没有什么了解,否则的话也不会连名字都搞错了。
——哪怕是下面的人写错了,他这个最终的决策人就不看一眼的吗?
所以天幕这么说,他难得心虚, 没有说什么。
【二月二十三日, 朱祁镇驾崩。
不得不提一句的是,虽然他这个人烂透了, 他的庙号却不错。
明英宗。
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著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然而真正挽救了大明的朱祁钰却是个恶谥,不得不说还是很讽刺的。】
【朱见深继位后, 次年改年号为成化。
三月,尊明英宗皇后为慈懿皇太后,其生母周氏为皇太后。
五月,葬明英宗于裕陵。
朱见深刚即位,就发生了都指挥使门达结纳东宫内侍王纶,密谋由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取代李贤辅政之事。
这个时候内阁首辅辅政其实权利相当大了,是个香饽饽自然多的是人争取。
门达在朱祁镇晚年深得宠信,而李贤时为内阁首辅,对门达统率的锦衣卫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
门达因此衔恨入骨,设计构陷李贤,事情败露,朱祁镇也未处置门达。
所以说,朱祁镇真的是间歇性有脑子,持续性的愚蠢。】
【在朱祁镇病重的时候,门达蓄意勾结王纶,欲除掉李贤。
他们的阴谋被朝臣揭发,朱见深大怒,结果就是王纶被斩,钱溥被贬,门达因他罪并发,“论斩系狱,没其资巨万”。
而与此同时,李贤则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
朱见深十分倚重李贤,李贤也“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
但李贤辅政不久,即于成化二年冬卒。
李贤历经朱祁镇、朱祁钰两朝,都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可以说虽然比不上于谦,但是也是一个能臣了。
其入阁后,力抗曹吉祥、石亨等,尤为注意举贤任能,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务,名臣多为其所识拔。
能够重用李贤,可以说开始的时候,朱见深也是很有一番雄心壮志的。】
【除了李贤之外,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
再加上朱见深即位后,就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
又不顾朱祁钰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了他的帝号,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
重修朱祁钰的陵寝,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
由于名相的辅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见深在即位之初还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的。】
嬴稷挑眉:【这个意思是,后面这位也不怎么样嘛。】
【是的,也是很有明朝皇帝的通病……】陈曦感慨一声,【咱们慢慢说,不过跟自己的开国祖先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比起来,后面的这些明朝皇帝们也就都一般般了。】
朱元璋、朱棣:“……”
被夸奖了,却不知道该不该开心呢。
毕竟他们的后人是真不怎么样啊!
就算是朱高炽和朱瞻基评价还可以,但是对比一下其他优秀的皇帝们,就显得很平庸了。
尤其是跟自己对比。
都说虎父无犬子,怎么这孩子们还一代不如一代了呢?
这让两位皇帝十分不满,且看不开。
不过这也很正常,人的性格如此,要是看得开的话他们也不会搞那么多特务机构了。
【既然开始的时候是想要当一个好皇帝的,那朱见深也是决定要处理一下麻烦事的。
荆襄流民是元代以来困扰中央政府的一个大难题。
荆襄流民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郧县地区,该地万山环绕,又处于湖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在元、明时是一个三不管地区。
每当灾荒、战乱,这一带常常聚集近百万的流民。
朱见深在位年间对流民的重视和安置,就是因刘通、石龙起义而起。
政府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任命原杰安抚流民,并设置了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抚治。】
陈曦顿了顿,【怎么说呢,如果平时多加以重视,加以安抚,百姓难道是会起义的吗?
一出事就觉得臣是奸臣,民是刁民,就你不是昏君,是被欺瞒的可怜巴巴的皇帝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