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直播嬴稷炫崽秦始皇(170)
李昂驾崩后, 李炎在灵柩前即皇帝位。
李炎的庙号是“武宗”,能在唐朝中后期混到这个庙号, 就说明李炎在这方面是有一套的。
他登基之后,任用李德裕为相,两人齐心协力, 对宦官势力进行打击,拥立他的大宦官仇士良亦被迫致仕。
又收复了昭义镇,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 其中“平昭义之乱”是唐王朝干涉地方藩镇割据的最后一次胜利,
大大的提高了中央朝廷的权威,并且增强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力, 各地的割据藩镇重新遵守朝廷命令, 唐朝在形势上获得了统一。】
【除此之外, 李炎还派兵击败了回鹘,稳定了漠北, 谋划了西域,稳定了边疆。
单从这点上来说,他的庙号是实至名归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李炎也做的很对得起“武”字。
那就是灭佛运动。
灭佛运动在李炎继位之后没多久便开始了。
其中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 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 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 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
听起来是不是好像挺狠的?
但是实际上, 这是一场必然的运动。
历史上这样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一共进行过四次,李炎这是第三次。】
【佛教?】
对于嬴稷、赢子楚和刘煓来说,这都是一个过于新鲜的名词,他们完全没听过。
【是什么宗教?为什么要灭之?还要四次?后面怎么不灭了?】
嬴稷敏锐的察觉到了关键,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佛教是在汉朝的时候传入中原的,所以几位不了解其实很正常。
来到中原之后,流传广泛,产生了很多信徒。
不过中原本土的教派,和佛教就比较水火不容了。
毕竟佛教并非是出自中原的教派,里面很多东西其实是和中原本身的特质不同的。
所以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一定会产生冲突。
唐朝的时候国教乃是道教,本来就和佛教算是对着干的,你看武则天执政时期就开始崇信佛教,等她失势之后,李唐重新恢复了道教就知道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会导致寺院经济扩张、僧尼个人财富增长、僧尼人数激增、逃税等现象。
这往往造成国家政权、世俗地主与佛教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举个例子,为什么李炎要灭佛?
一个是因为作为李家人,李炎是个彻头彻尾的道教徒,和佛教不说是势不两立吧,也绝对看佛教不顺眼。
而且在李炎的圣旨中表述,佛教寺院的规模比皇宫还要大,
当时的“十分天下财,而佛有其七八”,
天下的财富十之七八在佛教手里,你说这是一个清心寡欲的宗教,还是一个只为了敛财的宗教?】
【好家伙,十之七八?】嬴稷震惊的咂舌,【可真会敛财啊,寡人负责财政的大臣,恐怕都没这么能敛。】
【是啊,所以不灭他灭谁?
而且佛教的教义本来就是和儒家相违背的,别看他们收纳世间钱财,还不从事生产,不服兵役劳役,而且拥有大量的仆役和田产,
什么特权做什么,但是他们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不拜君亲”,且本身的义理也有缺陷,所以引得很多儒生对其进行弹劾劝谏。
就拿唐朝来说,唐宪宗李纯时期便有“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曾经以《论佛骨表》极力劝谏,反对李纯前往凤翔迎佛骨。
不过李纯此时比较糊涂,还没有看到佛教的危害,所以不光没有纳谏,反而想要以极刑处死韩愈。
这也是为啥后面的大臣越来越不爱上谏了,李二陛下的这些后人们,可是没有一个能做到虚怀若谷的纳谏的。】
【而灭佛到底有什么好处嘛,从李炎拿到的这些好东西就知道了,
不过李炎也没有对佛教斩尽杀绝,只是以行政手段严加限制,仍给佛教留下了狭小的生存空间。
而且一些半割据的藩镇并没有认真推行,从而使佛教势力在这些地区得以保存,成为以后佛教势力再度滋长的基础。
所以严格来说,这并非是灭佛运动,而是毁佛运动。
四次灭佛运动之后,佛教也终于开始低下了它高贵的头颅,开始全面、主动与儒、道融合,
逐渐承认儒家的纲常伦理,开始向世俗王权低头,并接纳了道教中的相关思想。
之后儒释道便开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整体来说,李炎统治的这段时间是唐朝中后期相对比较平稳的一段时期,也被后人称之为会昌中兴。
也就是说,如果李炎不作死,即便他上位的过程不怎么光彩,也不影响他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毕竟唐朝皇帝的皇位,来的基本上都比较刺激。】
李世民:“……”
嗯,知道了,反正就是他起的头呗。
但问题是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好皇帝,这可是天幕自己盖棺定论的。
除了有些问题上他有点问题之外,那可是一个没有问题的皇帝啊!
后人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有点什么问题吗?几斤几两掂量清楚了吗就要效仿他。
不过这个李炎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又是被宦官牵着鼻子走了?
【这个作死呢,跟我前面提到的一点有关,那就是李炎作为李家子孙,更崇尚道教。
道教有什么嘛,诸位恐怕比我更清楚。
是的,李炎喜欢服食丹药。
作为道教特产,李炎对此是非常推崇的,长期服食,不敢懈怠。
如果说佛教损毁的是国家的利益,那么道教折腾的就是皇帝本人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教才是真正贯彻了众生平等的。
李炎嗑药磕出病之后,道士声称这是成仙前的“换骨”,到之后直至磕死,都没有对此有过任何怀疑。】
李世民:“……”
就,怎么说呢,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还好不是被宦官给害死的,否则他这个做先祖的就要清理门户了!
【李炎去世后,也不是他的儿子继位的。
是他的皇叔李忱,庙号宣宗。
听这个庙号就知道,这位也是一个比较有为的皇帝了。
和汉宣帝刘询一样,李忱上位同样是想要控制皇帝的人推举的,只不过推举刘询的是权臣,想要控制李忱的是宦官马元贽。
还是同样巧合的,马元贽也走眼了,李忱并不是什么好控制的人,他登基后很快便展现出了雄心勃勃的执政意愿。
在唐中后期的有为皇帝们基本上都是要抑制宦官势力的,李忱当然也不例外,对宦官和宗室他都有抑制。】
【除此之外,李忱还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他勤于政事,整顿吏治,为死于甘露之变中的大部分官员平反。
对外击破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并接纳归唐的张议潮,设置归义军。
对内明察沉断,恭谨节俭,使得局势安定不少。
他甚至还从谏如流,在中晚唐的君主之中,可谓是一股清流。
这点完全是在学习他的祖先太宗李世民李二陛下了,李二陛下从谏如流的主要谏臣是魏徵,李忱纳谏的主要谏臣是魏征的五世孙魏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