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347)

作者:羊毛裤 时间:2024-05-26 10:25 标签:娱乐圈 系统 救赎 升级流 励志 美娱

  仅仅三天,任天堂就凭借着NES收获了1.8亿美元的营业额。虽然比不上鼎盛时期的雅达利,但是这1.8亿美元的营业额却几乎与去年六月份到今年六月份美国全国游戏业的收入持平。
  这未免太过夸张了。
  《纽约时报》的年轻编辑手中抓着数据表,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眸。
  1.8亿,整个《纽约时报》一整年也卖不出这么多的报纸。但任天堂仅仅用了三天。
  “你先别急着惊讶。”
  主编拿出一份手写的潦草文件递给他:“这份文件你拿给赛琳,你们两个一起负责新的稿件,赛琳主笔,你负责核对校正。”
  年轻的编辑从他的手上接过文件,诧异地张大了嘴巴,惊讶地脱口而出:“Betamax案联席大法官的意见4:4持平了?!”


第231章 变动
  “你小点声!”
  主编皱起眉, “刷”地一声将文件从他的手上抽回,他越过透明的玻璃向外张望,观察其他人的动向, 确认没有异常以后才松了口气:“不到宣布最终结果的那一天,一切都有可能。但我们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告诉赛琳, 我需要两份稿件,用来应对不同的结果。”
  “抱歉抱歉...”
  年轻的男人伸手按住了自己的后脑,慌忙接连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个单词。
  这也不怪他反应太大。
  几乎没有人相信索尼能够在Betamax案中胜诉翻盘,虽然案件已经持续了接近十年, 但绝大多数电影行业和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
  最高法院不可能放任索尼让一台制作盗版的机器在市场上流通。
  家用录像机和录像带绝对不可能也不可以被允许运用于电影电视上。
  它无疑会影响本就不佳的影院票房,将岌岌可危的好莱坞七大逼上绝路,甚至彻底摧毁电影行业,让数十万人因此失业。
  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让一半的联席大法官认为索尼无罪?
  主编将美国法院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看得更加透彻,嘴上依旧留有余地, 但他已经确定, 索尼能够在这场持续了十年的官司中胜诉。
  有关Bebamax最大的争议主要是好莱坞普遍认为高科技的发展威胁了版权人的利益,环球更是认为索尼公司制造和销售录像机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引诱消费者录制电视节目, 包括好莱坞拍摄的电影, 因此作为“帮助侵权者”需要为消费者的版权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但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BEST租赁公司推出的录像带赠品和租客会员制度却将盗版录像带扼杀在了摇篮之中。近几年的营业额持续上涨,借助影片租赁业务赚得盆满钵满, 公司近一年的营业额甚至一跃超过了迪士尼和环球营业额的总和,势头正盛,发展飞速。
  事实已经证明, 录像带服务带来的不只是坏处, 如果处理得当, 它不仅不会摧毁电影行业,反而还能够延续影片的保质期。BEST通过租赁录像带赚到的租金一度与影片票房持平, 甚至高于电影票房。这样看来,录像带产业反而变成了传统电影业的一条新出路,它可以让电影走进普通人的家庭,让普通观众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
  不知不觉中,电影评论界对于录像带的评价风向也发生了改变,许多人真正接触录像带以后,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好评。
  原因也非常简单,电影评论家的门槛偏高,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丰富的胶卷储备。多数影评人在撰写评论稿件时,都需要找到自己收藏的同类型影片,反复观看电影对比细节,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也更具真实性。
  但胶卷因为含有银盐价而格昂贵,且对保存条件极为挑剔。稍有不慎,胶卷就会损坏失去影像,时间稍长,画面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再加上影片的拷贝数量有限,普通人很难通过常规渠道买到胶卷收藏,尤其是对于评价和票房较差的电影来说,制片厂一般只会将很少一部分胶卷赠予头部影评人,电影从院系下映以后,制片厂一般都会将少许的电影胶卷送进仓库储存,剩下的全部回收,提取并重新利用胶卷中的银盐。
  所以多数影评人和普通观众普遍难以收藏电影,想要观看揣摩过去的老电影,唯一的途径就是关注电视台的动向,等待电视台夜间播放经典老电影或者花钱点播经典电影。倘若有人想要看一部冷门小众的老电影,就只能到一些偏远州租不起最新电影胶卷只能播放旧电影的老破小影院碰碰运气。
  录像机和录像带的面世,完美地解决了电影胶卷昂贵、难以保存,运送困难等等一系列问题。而BEST租赁公司甚至贴心附赠了观众最想看的拍摄花絮和因为时长问题无法剪进正片的镜头,也难怪它会乘着新风引领热潮,受到影迷们的关注和喜爱。
  种种迹象无不表明,录像带和录像机的用途不仅仅是制作盗版,它可以被恰当地使用,可以被当成制片厂的新赚钱途径,持续萎靡的好莱坞七大甚至有可能通过租赁录像带重新振作。
  就连状告索尼的环球都有心考虑投资录像带产业,时刻关注市场反响和民众意见的联席大法官的观念自然也发生了改变。
  可是三年前,甚至一年前、半年前,在充斥整个行业的质疑声中,谁敢像奥斯蒙德·格里菲斯一样极具魄力,毅然决然地投资备受猜忌诋毁的录像带租赁业务?
  几乎是所有人都相信,一旦最高法院下达判决书,录像带租赁产业的未来就完了,所有投资付之东流。关门大吉都是最好的结果,说不定录像带租赁公司还得步上索尼的后尘,将所有家底拿出来赔偿给好莱坞的制片厂。
  谁又能想到,租赁公司的大胆实验,居然改变了大法官的看法?
  斯莱德、BEST、孩之宝、任天堂...仿佛受到上帝眷顾一般,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看好的企业和项目总是能在备受怀疑的低谷中翻盘,他做出的决定就像连续两届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一样充满不可思议的奇迹。
  *
  奥斯蒙德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将几张试妆照片随手放至桌角。
  导演行业内部有一条被多数导演奉为真理的秘密:只要打磨处一个很好的剧本,并找到优秀出色的演员,导演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75%。
  对于选角,奥斯蒙德心中自有考虑,但无论是经纪人迈克尔·奥维茨,还是斯莱德电影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几乎都在委婉地劝说他,不要像以前一样选用岌岌无名的新演员。
  奥斯蒙德清楚他们的考虑。
  电影的投资越高,就越要考虑电影亏损的可能。
  要制作一部站在世界顶点的科幻巨制,斯莱德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红辣椒》能否像奥斯蒙德之前的电影一样大赚特赚,甚至收获相当于成本几十倍的票房。
  而是它能否保证不会亏本。
  作为一家成立时日不长的独立电影制片公司,斯莱德需要制作的并不仅仅是公司的所有者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电影,还要付出奥斯蒙德承诺给出的电影投资,让公司看好的项目得以进行、宣传发行,维持公司的运行等等。
  制片公司自负盈亏,不会干扰奥斯蒙德的其它财政,管理层上下主要考虑的是公司的未来,新生的幼芽是否会因为一部投资过大的电影而中途夭折。
  并不是不信任奥斯蒙德,斯莱德毕竟是奥斯蒙德一手创立的,全世界不可能有第二家公司像斯莱德一样全心全意地信任着奥斯蒙德做出的所有决定。
  斯莱德之所以踌躇犹豫,最主要的原因是《红辣椒》是一名日本作家笔下的科幻作品。这些年来,改编自境外作品的好莱坞电影,没有一部影片获得成功。
  奥斯蒙德明明拥有着繁多的选择,如果想要拍摄一部科幻片,他可以拍摄科幻大师阿西莫夫赫赫有名的经典《基地》系列、《机器人》系列,海莱因的代表作品《星船□□》,托马斯·品钦堪称神作的《万有引力之虹》...
  好莱坞热衷于改编热门文学作品,就像是热衷于为大火的IP拍摄续集一样。它们不一定能为制片厂带来太多的收益,但一定能保证稳妥,不会亏本。
  但《红辣椒》却不一样,它在北美没有读者基础,难以保证最基础的票房。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