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336)

作者:羊毛裤 时间:2024-05-26 10:25 标签:娱乐圈 系统 救赎 升级流 励志 美娱

  奥斯蒙德道了声谢,接过他手上的纸杯,轻抿了一口剧组特供的冰美式:“放映组还没准备好吗?”
  摄影棚的旁边搭建有一个可以容纳五到六人的小型放映室,方便奥斯蒙德每晚查看每天拍摄的镜头。
  现在也派上了用场——中断电影拍摄不仅白白消耗一大笔租借场地、设备的高昂费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演员的表演情绪,容易导致演员前后的表演脱节。
  对奥斯卡影帝达斯汀·霍夫曼来说,中断拍摄算不上什么,经过充足的准备以后,方法派演员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情感代替、情绪记忆重新找回情绪。
  但重新抓住人物内核,掌控情绪冲突,对尚不成熟的汤姆·克鲁斯来说却是一个难题。
  汤姆虽然也在演员工作室系统地学习过方法派的表演,但实际上他本人更擅长表现派的表演,所以阿汤虽然具有一定的天赋,却也容易被环境影响,或者对角色的理解与导演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汤姆和达斯汀的演绎悬殊、差距过大,带给观众太过鲜明的违和感,奥斯蒙德不得不通过回放之前拍摄的镜头,以及一些具备一定负面情绪的影片来引导调节汤姆的情绪释放。
  很多人都认为,《雨人》叙事的侧重点集中在患有“天才症”的雷蒙身上,查理的角色相较雷蒙没有任何难度,随便换一个年轻演员来都能演好,实际上并非如此,不然汤姆·克鲁斯也不会被逼着去看心理医生舒缓调节。
  查理的角色简单来说是一个被病患逼到了崩溃边缘的家属,没有太多的高光点,吃力不讨好,哪怕演好了也很容易被观众忽视,甚至被观众误以为是一个不通人情,妄图欺骗财产的坏人。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代入查理的角色,就会发现查理的种种表现也不过是人之常情。
  接连经历生意失利,接到父亲律师电话本以为自己能够获得一笔遗产来缓解燃眉之急,却发现父亲不仅“不爱自己”(在年幼时自己表现良好时仍然禁止自己开他的敞篷车出去兜风,还在自己偷车出去开时,故意报警声称车子被盗,拒绝保释自己,导致自己在警察局被关了两天),还在遗嘱中刻意声明,只将那辆老旧的敞篷车留给他,其余包括房产在内三百万元的遗产全部被托管给了其它人。
  紧接着又发现受益人是自己从不知晓的,患有精神病的哥哥。父亲的偏心一目了然,查理想要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半遗产解救自己的生意,本想从痴傻的哥哥身上着手,但哥哥雷蒙频频失控,尖叫、大吼、逃跑、横穿马路...每一件事都将查理进一步推向痛苦。
  所以说,查理的人设非常复杂,痛苦、焦躁、尝试、最后释然,奥斯蒙德有时甚至认为查理对演员的要求更胜于雷蒙。
  汤姆·克鲁斯在奥斯蒙德身边坐下,他注视着他脸上一旦细看便很容易能发现的特效妆容裂纹和眼角略显浮夸的皱纹,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通过特效化妆来掩人耳目,说到底还是一步稍有不慎就会闹出乌龙酿成大祸的险棋:“马上就好,我刚刚催过一遍。”
  察觉到他的目光,奥斯蒙德忍不住抬起手抠动眼尾定型结块的塑形泥,这东西紧紧沾着他的皮肤,让他觉得非常不舒服,就像是眼眶里的美瞳一样难以忽视,时不时带给他一些若有若无的不适感。
  但他至少还得坚持到晚上剧组的工作结束,以防工作结束还有媒体、狗仔在摄影基地门前蹲守拍照。
  奥斯蒙德轻声叹了口气,他缩回手站起身:“走吧,我们到放映室去等。”


第222章 导演工会
  同样化上了特效妆, 用帽子、墨镜和口罩遮掩了自己整张脸四分之三的基努不断地调整着帽子的角度。
  他担心棒球帽将自己特意烫卷的黑发遮得太过严实,导致媒体认不出奥斯蒙德标志性的黑色卷发。又担心将帽子提上去太多,阴影压不住额头, 导致旁人看出端倪。
  无论怎么做都不妥当,基努坐如针毡, 只觉得浑身上下哪里都不自在。
  好在他只需要远远地给媒体露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正脸或者背影,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可以趁机跟着伊莱娜偷偷溜走,钻进窗户都贴着防窥黑膜的轿车。
  “听起来很简单, 但做起来可比在镜头前表演要难得多。”
  基努褪下帽子和口罩,摘下墨镜,忍不住感慨。
  “再稍微等一下,利亚姆很快就结束。”
  伊莱娜一边锁上车门,一边从车内翻出一瓶水递给他:“心理压力不一样吧?面对媒体, 总是会忍不住担心自己不小心穿帮。”
  其实他根本没必要这样紧张。
  纸媒和电视的清晰度有限。只要是个人走在洛杉矶的街上, 前后左右还跟着三四个保镖,人们便会下意识地认为他是明星或者名人。
  只要一个黑发的看不清面容的男人身旁跟着的是伊莱娜和奥斯蒙德的助理, 人们便会下意识地认为他是奥斯蒙德, 更别说他身边还有利亚姆·海恩斯。
  基努认同地点了点头,拧开瓶盖喝了口水缓解自己的情绪。他的任务比奥斯蒙德的任务要轻得多, 只需要隔三岔五地在媒体面前刷个存在感,不需要像奥斯蒙德那样,在洛杉矶摄影棚的每一天都得化特效妆。
  伊莱娜打开换气扇, 提醒他先不要擦去脸上的妆容或者取下塑形泥, 他们回家的路上很有可能还会碰到蹲伏的媒体, 最好时时刻刻都做好应对的准备:“再过一个星期左右,《终结者》上映, 《雨人》的剧组搬到拉斯维加斯,热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过去,也不用再像这样提心吊胆了。”
  “那来年的奥斯卡公关?也要这样拉票吗?”
  感觉好像很容易穿帮。基努畏手畏脚地挪动着,生怕将脸上厚重的粉底蹭到衣服上。
  特效妆容经不起细看,被应用在电影中时,也需要导演和灯光师压暗光源,观众看不到细节,自然会觉得场景和特效妆看起来更加真实。
  “当然不。”
  伊莱娜摇了摇头:“无论是新人艾伦·史密西,还是频频被导演和导演工会推出来背锅的艾伦·史密西,都是一个脾气古怪,不喜欢媒体和社交的怪家伙。更何况,艾伦·史密西不需要奥斯卡最佳导演,没必要费力公关,我们需要的只有最佳影片。”
  *
  “艾伦·史密西?!”
  从星期一开始,美国导演工会的主席和理事会就一直处于震惊之中:“这应该只是巧合吧?”
  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并没有向导演工会申请使用艾伦·史密西这个名字,他也没必要使用这个名字。
  “居然还真有人叫这个名字。”
  副主席将《好莱坞观察者》的报纸抖开,向同事展示“艾伦·史密西”的真实面容。但是有关于艾伦·史密西的资料反而全部和背锅侠Smithee导演混杂在了一起,真真假假让人搞不清楚。
  如果奥斯蒙德选择了其它任何人作为导演,执着于追逐热度的狗仔恐怕能在两三天内将《雨人》新任导演的资料扒得清清楚楚,就连初恋男/女友的名字都能被他们翻出来。
  倘若他创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恐怕也会很快就被媒体们发现端倪,疑惑他们为什么找不到任何新任导演过去的履历,甚至是存在的证据。
  但是艾伦·史密西不一样。
  美国导演工会早年为了维护这个虚假的人设,为他创造了一部分混淆视听的简略背景资料。媒体们总是忍不住猜疑两个史密西的联系,搬运别家报纸的文章时偶尔也会闹出笑话,将史密西的经历安给另一个史密西。
  查来查去,搬来搬去,抄来抄去。
  北美几十家上百家报社、电视台成功让所有兴致勃勃想要吃瓜的影迷吃得昏头脑涨,彻底搞不清两个艾伦·史密西到底有什么差别,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了。
  只有导演工会的头脑仍旧清晰,《雨人》的艾伦·史密西是一名没有在工会进行任何备案的新人导演,但正因为他并不是工会注册的导演,所以导演工会无法派人前往现场监督查验。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