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290)

作者:羊毛裤 时间:2024-05-26 10:25 标签:娱乐圈 系统 救赎 升级流 励志 美娱

  12月1日,影帝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西德尼·波拉克执导的、由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担任制片人的《窈窕熟男》上映。
  12月6日, 曾经获得过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导演奖的英国导演理查德·阿腾伯勒带来的《甘地传》上映。
  12月8日,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和奥斯卡上均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展开竞争的西德尼·吕美特打磨了一年的电影《大审判》上映。
  同日,改编自威廉·斯泰伦同名小说的《苏菲的选择》上映,执导的导演也极具竞争力,艾伦·J·帕库曼是经典名作《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导演, 他的多项电影拿到过奥斯卡提名。
  ...
  从题材上来看, 大赢家有较大的几率会在这些12月份上映的电影之间诞生。
  将公关费用与电影上映前的营销费用融为一体,也是许多好莱坞公司节省开支的一种手段。
  除此之外, 还有已经上映的近百部电影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比如去年在奥斯卡上失利的斯皮尔伯格。
  《E.T.》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 尽管深度不足,又是奥斯卡评委较为讨厌的高票房电影。但它是新兴电影公司斯莱德电影的主力军, 起码从表面上来看,公司几乎所有的营销费用都砸在了《E.T.》和斯皮尔伯格身上。
  造势、公关、派对...好莱坞的战争从11月初就拉开帷幕,没有硝烟, 只有金钱。
  博.彩公司伺机而动。
  各大电影、娱乐报纸、杂志, 也已经率先开辟了栏目, 提前为每一名读者分析今年好莱坞的局势,介绍各自看好的影片。
  备受看好的当然是《甘地传》与《苏菲的选择》。
  前者讲述的明显是圣雄甘地借用绝食, 逼迫英国政府同意印度独立的感人事迹。据媒体报道,这部电影简直是史诗级巨作,拍摄时片场人数最多达到了40多万,40万名印度民众参演到了电影之中。
  电影拍摄的时间是1981年1月31日,刚好是甘地逝世33周年的纪念日。导演为这部电影筹备了20多年的时间,拍摄也几乎花费了两年时间,使用了多达11个拍摄组(大多数电影拍摄时只会使用1到3个摄影组),最终得到的胶片长度达到了惊人的两万英尺。
  坦白说,几乎整个北美、欧洲所有影评人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这部英印合拍的电影。
  甘地的一生跌宕起伏,投资公司又不吝啬于投资。只要电影不做太大的改动,能够还原历史,那么它绝对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影史佳作。
  而《苏菲的选择》讲述的则是女性犹太人苏菲和丈夫、儿女一同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逼迫苏菲在子女中做出选择,杀掉一个,让另一个活着...亲人死去以后,苏菲最终活着走出了集中营,但她无法摆脱内疚与痛苦,最终选择了自杀的故事。
  毫无疑问,在犹太光明节期间上映的反纳粹电影,会迎得好莱坞业界内部众多有权有势的犹太裔的全力支持。
  斯皮尔伯格甚至有可能因为这部电影失去竞争力。
  相较之下,男扮女装的《窈窕淑男》便显得缺乏严肃性和深度。
  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冥王星》讲述的大概率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也许还会牵扯到许多无聊的天文学知识,和《甘地传》没办法比。
  更何况,《甘地传》是一部纯粹的传记电影,主旨便是将历史搬上荧幕,它在媒体面前的宣传语也是,严格地复刻了历史上的每一个细节,让所有观众能够被这份真实打动...
  而《冥王星》...《冥王星》是一部半传记电影,意思就是它的剧本在很大程度上对汤博的人生和历史做出了改动。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知道电影究竟修改了多少真实。
  也许它能取得不错的票房,因为100万奖金的噱头确实让《冥王星》的热度高居不下,格里菲斯的营销手段一如既往,值得被载入教科书作为经典案例。
  但多数评论家都不看好《冥王星》这部电影能够在电影节和各类奖项上斩获什么成绩,即便他们还没有看过电影的内容。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奥斯卡诅咒。
  拿到了奥斯卡金像奖的人注定会被奥斯卡诅咒,在事业或者爱情方面失利。奥斯蒙德·格里菲斯这一年过的顺顺利利,凭借着《E.T.》坐稳了好莱坞富豪榜排行第一名的宝座。奥斯卡绝不会让他继续在各大电影节上取得傲人的成绩。
  美国电影学院根本不可能放任一个去年已经幸运过一次,成为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毛头小子再次幸运。
  再加上,斯莱德电影公司自己似乎也没有为《冥王星》争取提名的意愿。
  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奖、获得提名,难度比去年《失乐园》意外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还要大。
  只有一个可能能让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再次捧起电影节奖杯——除非他捧的是金酸梅奖。
  金酸梅奖于去年首次颁布,宗旨是将奖项颁给每一年最差的电影、导演和演员。主办人约翰·威尔森会在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在自己家的客厅内颁布奖项,并将它刊登在报纸媒体上。
  但实际上,金酸梅奖并不一定是颁给了每年最差的一部电影、最差的导演或者演员。所有人都清楚,它是蹭热度的狂欢,谁有名,它就被颁给谁。
  首届金酸梅终身成就奖就被颁布给了曾经的演员,罗纳德·里根。最差女主角,则被颁给了可怜的波姬·小丝。
  凭借奥斯蒙德和《冥王星》现在的热度,到时候他说不定真的会拿到金酸梅最差导演奖。
  英国的电影杂志甚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提前开炮。英国媒体普遍更支持本国电影公司投资的电影《甘地传》,在电影上映之前搞垮对手的口碑实际上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况且去年英法合拍的《烈火战车》电影内容实际上并不输于《失乐园》,英国媒体左思右想,觉得问题不是出在美国电影学院偏袒自己人上,就是输在了舆论战上。
  所以今天,他们决定立足伦敦,左右好莱坞。
  英国知名电影杂志《视与听》:“令人惋惜的天才陨落。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完全可以恃才傲物,成为好莱坞乃至世界电影新任领军人。但好莱坞磨平了他的才气,不知道他究竟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竟然选择了一个极为平庸的拍摄题材,用包裹着政治的谎言来背离艺术...也许伦敦电影学院是比纽约大学更好的选择。”
  这一招捧奥斯蒙德踩阿美,试图让美国电影学院对奥斯蒙德产生抵触,顺便借机讽刺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的都是美国人,奥斯卡政治倾向不要太明显,被政治影响的艺术凭什么还敢自称是世界电影艺术之峰?
  《今日电影》:“为什么要拍半传记电影?为什么不拍真正的、触动人心的历史?是不敢吗?还是因为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历史拍摄?”
  这一句话可是直接惹毛了《纽约时报》,让原本打算观战的《纽约时报》迅速加入了战场:“英国媒体显然对《甘地传》非常骄傲,是的,他们拥有无数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无可匹敌的、相似的历史。但我们只拥有一颗行星。”
  是自嘲,也是暗讽。
  脑子正常的英国媒体都应该先思考一下他们拍摄的是一段什么样的丑陋历史。
  可惜,英国媒体并没有理会《纽约时报》的嘲讽,看起来,他们认为知错能改就是难能可贵的品质,至少他们拥有历史,还承认历史。
  《冥王星》就在吵吵闹闹、夸奖和贬低声中,迎来了首映礼。
  斯莱德独立电影制片公司看似对《冥王星》的首映礼极为重视,就连CEO雪莉·兰辛都出席了在杜比剧院举办的仪式,同行的还有首席公关伊莱娜·陈,以及参与了大大小小官司,本该加入迪士尼,现在却已经晋升为斯莱德电影公司首席法务官的艾伦·布雷弗曼。
  清一色的全是高管和来自加拿大的演员,就连电影的原型人物克莱德·汤博、奥斯蒙德的合作好友斯皮尔伯格、甚至是“朋友”大卫·格芬都受邀出席了首映礼,制片人兼导演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反而不见踪影。
  官方的说法是,奥斯蒙德为了落实汤博天文台修建完成,同时兼顾第二部 电影,操劳过度,住进了医院,这才没能来到现场。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