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崽家长永不认输(94)
将近一千四百多万人都需要工作,各自都在各显神通拉关系找工作,像是柳桂香无权无势也无关系无背景,自己都是个在别人家做保姆的临时工,根本没能力为孩子筹谋个工作。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柳桂香做保姆的那家人有点权势和见识,见她发愁,便出了个主意——柳桂香做饭好吃,不如去开个饭馆,不仅能赚钱,而且一家人的工作也都解决了。
柳桂香是很崇拜自己干活的主家的,也知道人家有些人脉,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个可行的路子。
于是她便回家和丈夫商量。
柳桂香的丈夫是做炊事员的,也知道自家老婆手艺比他其实还好,要不是因为他这个岗位是他老爹留给他这个儿子的……
总之,他虽然看好自家媳妇儿的厨艺,却不太愿意干个体户开饭馆。
开饭馆可不是嘴巴说说而已,总要地方吧?总要先买米面粮油肉菜这些投入成本吧?
毕竟家里真的没什么钱可以折腾的,他担心虽然现在政策放开了,也有个体户干裁缝干理发的,可也没见谁开饭馆啊,没有谁先做个示范探探风向,万一不允许开,那不鸡飞蛋打?
可是柳桂香却铁了心——万一呢,万一她就是做起来了呢?那家里的五个孩子就都有事情做了啊!
天知道作为一个母亲,她在看到这两年因为找不到工作满大街都是溜溜达达无所事事最后混成二流子的青年,多么害怕有一天看到自家孩子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啊!
听到柳桂香的话,她的丈夫也沉默了,最后点了头。
达成了一致,柳桂香就行动起来了。
她首先去找了街道办事处——因为这些年都是这样,民众有啥事都是去找他们。
结果这回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摇头,说这事不归他们管,柳桂香要开饭馆不是他们说行不行就可以的,得去工商局,人家工商局的领导觉得可以了,给办营业执照了,她才能名正言顺地开饭馆。
于是柳桂香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工商局,提出要办营业执照。
很巧的是,当时接待她的就是这会儿给高晋年唠嗑的小蒋。
因为事情也没过去多久,再加上的确是首例,所以小蒋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是历历在目。
正如柳桂香的丈夫说的那样,这会儿所有的个体工商户都是裁缝,理发等一类的,像是饭馆,都是国营的,毕竟要涉及到米面粮油肉菜这些物资,故而在柳桂香来咨询前,建国后国内还没有过私人开饭店的先例。
小蒋也是个新员工,并没什么职权,不敢贸然给柳桂香办营业执照,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拒绝了柳桂香的申请。
听到这里,高晋年眉头微皱:“没通过,那……”
“嗨,”小蒋摆摆手,“我虽然拒绝给她办理,但我也担心万一是我政策解读不够透彻呢?你知道的嘛,除非是明令禁止的可以一个唾沫一个钉地肯定,其他情况都最好留一点余地。”
也正是因为小蒋没有把话说绝,这点微弱的空隙给了不甘心的柳桂香希望,她觉得没有先例也没说不允许啊,为什么她就不能成为[先例]呢?
第73章 1980-74
为了赚钱也为了家里儿女, 柳桂香越挫越勇,天天到工商局来磨。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差不多一个多月都到工商局来。
“当时我们局里所有负责接待的基层员工都知道她了。”小蒋想起当时的场景唏嘘道,“没办法,我们就把这事告诉了局长。”
“该说局长不愧就是局长,我们只觉得柳桂香听不懂话油盐不进, 但局长就觉得她有耐力又有毅力,真的是个能干得成事的性子, 于是在下一次柳桂香同志来的时候接待了她,两人聊了一会儿, 就给她手写了一张营业执照盖上公章让她回去试试看。”
高晋年好奇:“手写的也可以吗?”
小蒋道:“就她一家可以,毕竟局长还是有一定权限的, 但大批量肯定不能手写, 还是得到时候走章程完善了制度到时候发规格统一的证件。”
说到这里,小蒋压低了声音:“其实咱们局长也不清楚能不能干得下来, 但试试看嘛,不行再说,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许真能摸出来一条过河的路, 就方便后来人了呢?”
高晋年从他的话中捕捉到一点关键信息:“也就是说, 其实虽然现在允许个体户经营饭馆的营业执照没出来, 但其实是可以做的了,不仅如此, 其他的个体户行业也是可以的了?”
小蒋下意识就点头:“是……”话没说完忽然反应过来, 瞪大了眼睛看着高晋年,在对上高晋年诚挚(高晋年:跟小梨子学习的)求知的眼神, 他清了清嗓子,含混不清道,“反正,没说不允许,毕竟都改革开放了,不然那么多找不到岗位的人可怎么办嘛!”
XXX
按照以往惯例,孙师傅他们送完货之后大多都会休整一天让缓一缓体力和精力,然后再开长途回去。
不过鉴于他们到首都时距离中秋节也就两天了,都觉得中秋节还在路上赶路不安逸,不如多呆两天等在首都过完中秋节再出发回去。
中秋节这天,孙师傅他们三个老师傅谢绝了要货单位的邀请,准备他们三个老的带着三个小的过个中秋。
谁知道本来打算去国营饭店消费一笔的,未曾想国营饭店也中秋节放假半天,他们直接去吃了个闭门羹。
毕竟中秋节本来就是团圆的,肯定是一家人在自己家做饭围着桌子吃饭赏月呀。
“……难不成,晚上就吃月饼对付对付?”
同行的一个男青年如丧考妣。
虽然他和高晋年相处不来,但不得不承认高晋年带的月饼那是真好吃。
本来之前高晋年带了月饼来的,还不少,出发前陆柚给他打包了十二盒,每种口味一盒,分为三份,方便到时候高晋年分给三辆车的老司机,也算是一份示好。
结果因为太好吃了,他们吃着吃着就没了。
所以如果要吃月饼的话,只能吃五仁月饼这些了。
有道是除却巫山不是云,想到五仁月饼里的青红丝,对那个味道和口感敬谢不敏的男青年脸色自然好看不起来。
这时候,高晋年开口了:“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吃饭。”
面对齐刷刷看过来的五双眼睛,高晋年颔首:“跟我来。”
XXX
高晋年说的地方就是柳桂香的饭馆。
准确地说,是柳桂香的家。
因为她实在是找不到她能够租用得起的地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家里住人的三间平房挪出来改成待客的地方,至于他们一家七口直接在屋顶简单搭了个塑料棚,搬去了屋顶睡——也多亏首都这边是北方,屋顶都是平的。
其实今天中秋节,也不是柳桂香开业的日子,她预定的是国庆节开业,今天只是打算趁此机会请邻居们尝一尝手艺。
因为昨天高晋年通过小蒋得知了柳桂香的住址,特意上门拜访过她,而柳桂香得知高晋年也是做厨师的,聊天下来也很合拍,又意外得知他中秋节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便也邀请了他中秋节来吃个饭。
柳桂香也不打肿脸充胖子,她准备做全鸭宴——主要是也因为鸭子便宜,且是那个年代唯一不用票可以买到的肉食。
只不过她没想到高晋年不仅人来了,还多带了五个人来。
当然,高晋年也不是空着手来的,虽然说人家开饭馆是要收钱,可毕竟没计划那么多人的食材,所以高晋年还去买了些猪肉、鸡肉和鱼肉带来。
也幸亏带来了这些肉,因为除了他们六个人外,还来了一个意外访客,而且来头还不小,竟然是《首都晚报》的记者!
XXX
按理说一个记者也吃不了多少,可谁叫这个记者瞧着周围邻居还有高晋年这几个外地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还说着“恭喜开业顺利”之类的吉祥话,还以为就是今天开业,顿时觉得首都第一家个体户饭馆这个新闻相当有价值,兵贵神速的他立马一个电话打回了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