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245)
抱着这样的想法,不管教书的任务是否繁重,也不管科研的压力有多大,纪时一直在拼搏。
他在京大数院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纪时对此还是挺满足的,反正他这辈子就认准了数学这门科目,也不可能再去干别的,而且他真诚地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从回到高三的那一年开始,只要是他努力过的事情,他总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回报。
这已经是很多人一生都难以达到的。
有记者来参访纪时,问他成为一个数学家的契机。
对他的称呼是“数学家”,因为纪时年老的时候已经是配得上这个称呼的了,他不是那种全程闪闪发光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的天才,在多数时候纪时都是蛰伏着的,可一旦他露面,他总是能带给数院一些令人惊喜的成果。
纪时很老实地回答:“契机是别人说,学了数学之后转金融和计算机都方便,也好找工作。”
可他学着学着就没再出去,没转金融也没转计算机,而是在数学这个领域内深耕,以最踏实质朴的学习态度、对数学的执着和热爱一次次创造出最出色的成果。
……
“纪神yyds!有人问纪神的遗憾是不是没拿过菲尔茨,纪神说不是,毕竟纪神也拿了不少很有分量的大奖,他属于大器晚成型的,搞竞赛比别人晚,打基础比别人晚,保研也比人家晚,他经常说自己是笨鸟后飞,但是他毕竟飞起来了。”
“我读到纪神的人生经历都觉得……这个人能走到这一步真的太强悍了,那种专注度和钻研精神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其实这种专注也是一种天赋吧,一生只做一件事,当然不是说煮饭仙人那种,只要专注,终究是能有回报的。”
“我觉得纪神最牛的还是他赶超的本事,不管一开始他和人家差距有多大,他后面都能慢慢补上,到最后去超过别人。”
“生活中我很少接触这种人,但为数不多的几个让我印象很深,总之,有这种心态的基本都是大神,他们很稳,不管遇上什么事都特别冷静的那种,这才是人家能够成功的原因。”
纪时一直在京大工作,没挪过窝,但因为数学这门科学的优势在西方,纪时每隔几年都要出国一趟,和海外的同行们交流交流,随着他成果和交流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在京大数院这边也成了领域的权威人物。
当然,在学生们眼里,“老纪”还是该上课上课,挂科的时候心狠手辣,但是只要你有数学上的任何难题,“老纪”都是能解答的全部解答了,所以年轻的学生特别爱往纪时办公室跑,有些是刷好感,争取能在毕业之后就当上纪时的研究生。
纪时其实也不太挑学生,但谁想当自己的研究生,他对对方的要求绝对还是很严格的,他不会刻意去挑天才,天才能出成果这事儿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想有个天才弟子,可纪时的标准是,只要能够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来找他报名,只要对方符合京大这边的要求就行。
在教学生这一点上纪时的运气也不错,他的学生虽说没有那种创出多么优秀的成果的大人物,可也成为了各大高校数学系的中坚力量。
作为老师,纪时是很开心的。
……
“好羡慕纪时,拿奖拿到手软吧?”周伟乐嘤嘤了两声,“超羡慕。”
“你不也上新闻了吗?”纪时把之前看到的新闻截图转给周伟乐,“不要告诉我这个人不是你。”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在下。”
纪时看的是航天报上的新闻,周伟乐所在的研究所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动力装置,能让国内航天在某单一领域和阿丑竞争,纪时对这块不太懂,他也不可能去问周伟乐,毕竟对方研究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是涉密的。
周伟乐的名字是出现了,不过没有照片,他属于掌握技术的中坚人员,在团队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的研究当然也是有奖的,而且论含金量一点也不比纪时拿的奖低,但周伟乐总是习惯性来羡慕一样,等纪时问他愿不愿意转专业回来念数学的时候,这个人就尿遁了。
所以纪时他们小伙伴的照片,曾泰然、纪时和姚蒙先被扒出来了,黄雅琼的名字也被扒出来了,主要是她脱离了原本的团队之后,那个团队聘了一群“深耕游戏领域”的男性来搞女性向游戏,主要是黄雅琼当初脱离队伍的时候和游戏公司那边搞得不太愉快,她出走之后,游戏公司还找了一堆“粉丝”来表达对于新团队的欢迎,在各大游戏群里宣传黄雅琼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是垃圾。
结果黄雅琼一走,游戏立刻爆雷,那个女性向游戏的优势在于情感细腻、能够贴合女性内心的想法,换了团队之后画风自然也变了。
自然而然地,玩家们开始怀念起了黄雅琼她们。
黄雅琼当时参加游戏活动的照片被玩家们翻出来,结果,咦,这个姐姐好像长得挺眼熟?
于是成绩好的和成绩好的一起玩这个观点又添一明证。
只有周伟乐的名字没被扒出来,但多年以后,慢慢也有媒体开始报道周伟乐的故事,网友们才知道,他也是曾经的Z中F4(自封)的一员。
……
纪时35岁那年接到了Z中的邀请,不仅是他,姚蒙他们都收到了,只有周伟乐没有,因为他干的是一项必须默默无闻的工作,纪时他们也只是知道他在哪个研究所而已,他具体做什么他们其实一无所知,但也不会多问。
反正他们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无怨无悔。
纪时也觉得人生挺神奇的,被认为天赋一般的他搞起了最需要天赋的数学,被父母寄予厚望应该在体制内发展的黄雅琼和曾泰然反倒投身新媒体,现在俨然是行业强人,而伟哥……曾经他最痛恨的英语,现在居然成了日常工作不得不面对的语言,姚蒙也是,别人一见他都评价他长着张有野心的脸,结果也在老老实实做学问。
感觉就是他们距离人生原本设定的目标越来越远,却都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达成了自己想实现的目标。
这样就挺好。
第180章 番外十
纪爸美滋滋哼着小调去村西头打牌。
“你别光顾着上桌子, 家里还有不少活儿没干呢。”纪妈在后面提醒他,“下午4点钟我就把你从牌桌上拽下来。”
“知道了,我就打着玩玩。”
纪爸现在出门的行头都很光鲜亮丽, 冬天羽绒服换着穿, 都是新的有牌子的,脚上踩的运动鞋干干净净, 也是全新的, 村里人不用猜都知道, 那是纪时给他买的。
现在自然没人说上学没用这事儿了, 关键得看他上的是什么学校, 就拿纪时举例子说,去了京大又留在京大当老师, 收入不谈, 社会地位也绝对不一样。
纪爸和纪妈这两年的气色也越来越好。
纪时其实是打算把爸妈接到京市住一段时间的, 两人去是去了, 可待了一段时间就适应不了京市的气候, 干得人冒火,加上纪妈看到路就晕, 在那边怎么待都不自在,每天都闷在家里,她回家的心情特别迫切,纪时也只能把两人送上了车。
纪爸的适应性比她强一些,尤其在学车之后,他晕车的毛病克服了大半,他只要不坐车就不晕, 自己开车一点事都没有。
不过两人都是在家更舒服, 后面就算纪时打电话催两人去京市玩两人都不肯, 就乐意在家待着。
“去那干嘛?那边人说话我都说不起来。”纪妈一出门就得用上蹩脚的普通话,好歹她讲话别人还能听懂,纪爸那一口Z县方言更是离谱,Z县这边的方言距离普通话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属于泰州方言圈,出了他们这一片能听懂的都不多,他们讲话语速还快,纪时上大学的时候就被他北方的同学问过是不是在讲日本话。
确实有亿点点离谱。
家里的田纪爸纪妈还在种,但已经不像纪时读书那会去包田种了,家里的西瓜大棚已经暂时不种了,那样太苦太累,不过青椒花菜这些纪爸纪妈还在继续,而且种的品类还比以前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