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咸鱼(219)
“若是要担心安危的话,朕此次出行也是临时起意,谁能知晓,更何况护卫也在一旁随身保护,哪里会有什么危险。”皇帝说道,“更何况这也是在京都附近,若是连京都附近朕都没有胆子去,都怕不安全,那这天下还有什么能去的地方?”
皇帝都说到这份上了,邓元顿时说不出什么,他再说安危那就是在说京都都不够安全了,就有点暗指皇帝不称职了。
况且真要说京都的安全性,抛去皇帝身份的重要,邓元自觉京都还是很安全的,尤其是他们还跟着裴清一起。
说得出格一点,如果真遇到危险,只要附近的百姓知道遇险的人是裴清,定然是会争先上前帮忙的。
不过皇帝要跟着他们一起微服私访的话,那这一身常服就不太适合了。
皇帝眼中的常服只是和平时穿着的衣服做对比,可一和裴清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比较一番,就会显出不一般,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能穿的,过于贵气精致了些。
不和裴清邓元穿的对比一下,皇帝自我感觉还行,可以一对比,皇帝也看出来了,直接让内侍照着裴清邓元穿的再去准备一套。
内侍的动作还是很快的,没过一会,一套普通的常服就被送了过来,皇帝换上后,对着镜子调整了一下自身,很快一个英武的青年出现在两人面前。
这还是裴清头一次看到皇帝是这般穿着,脱去厚重的龙袍,皇帝看起来要年轻了好些,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身材保持得好,若是随着年纪增长而发福了,那就很难看着年轻了。
而邓元则是看着皇帝此时的模样愣住了,仿佛回到皇帝还没有登基时,过了好一会才慢慢回神。
皇帝其实自己也有些吃惊,对于自身的容貌,皇帝并不是很在乎,所以以往也不太照镜子,而如今换了一身衣服,他想着不能反差太大,才多调整了一会,不承想居然让自己看着年轻了些,一点也看不出像是三十六七的人了。
三人一起上了马车,皇帝还兴致高昂地安排起了身份。
邓元作为三人中年纪最大的,被安排成了管家,这倒是和邓元的身份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作为户部尚书,也正是管着国库的钱财,怎么不能算是管家呢。
至于裴清,则是作为皇帝的远方侄子,毕竟哪怕是出行的假身份,要说是皇帝的儿子也不太好,远房侄子这个身份就恰好了。
……
一行人很快就抵达了南城。
对于南城,裴清还算熟悉,很快就带着一行人到了人多又不算忙碌的地方,毕竟人要是忙起来,怕就没有时间回答问题了。
几位老人坐在一棵大树下晒太阳,身边还围着好些小孩子。
皇帝正准备过去试探下情况,看看能不能问话,就听到一个小孩子开口道:“陶爷爷,听人说以后天气会变冷,洪水大旱什么的也会变多,是真的吗?”
小孩子说完,一脸忧心忡忡。
“石娃子从哪听人这么说的?”被问话的陶爷爷笑眯眯道。
“外面好多人都这样说呀,陶爷爷,真的会这样吗?”石娃担忧地皱眉。
其他的小孩也跟着问了起来,虽然年纪都还小,可却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艰难,若是天灾频繁的话,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皇帝听到他们的对话,脚步顿住,没有再凑过去,毕竟比起他这个陌生人过去问,还是熟悉的人问话,对方的回答真实性更高一些。
陶爷爷笑着道:“这事是真的,朝廷发了告示。”
说完就见几个小孩愁着一张脸,又补充道:“只是这告示上也说了,这天灾的时间来得晚,或许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会彻底显示威力。”
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对于这些小孩子来说完全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毕竟他们活的时间少的才几年,多的也不过十来年,几十年上百年,他们一时间都不太能理解这到底是多长的时间。
陶爷爷看着几个小孩茫然的表情,心底微微叹了口气,有些怜爱这些孩子,这时间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他活到这把年纪,就算还能活,顶天也就能再多活个十几二十年,这都算是长寿,可再长一点,他想都不敢想。
所以这天灾对他来说影响也不是特别的大,还没有等天灾发力,他就去世了,那人间的一切都和他无关了,可这些孩子还小,若是天灾来得快,或许等他们的孩子成家立业时,天灾就开始了,那就太悲惨了些。
若是天灾来得晚,或许他们还能安享晚年,可他们的子孙就要受苦。
只是苦归苦,可陶爷爷也不愿意说什么打击自信的话,从灾荒战乱中活下来,陶爷爷很清楚信念对人的影响,若是他当年没有想着熬下去,坚持着活到大盛建立,或许他早和一些逃难的人一般死了,也活不到现在。
“这天灾的时间还有这么些年,你们现在愁,莫非要一直愁下去,就光愁这个?”陶爷爷说道。
“再说,你们看到了城外的农学研究院吗?”陶爷爷问。
几个小孩点点头,他们也有跟着大人去城外的时候,而城外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农学研究院了,据说那里是在培育各种各样的好良种,还有人负责看守那些农田,说是防止有人拔走研究的作物。
这事还真发生过,只不过这个人刚准备行动就被人发现了,要不是官府的人来得快,差点就被发现的人打死了。
几个小孩听大人说起过这件事,语气还颇为遗憾,在他们看来,这农学研究院地里种的作物都是宝贝,哪怕一株都很宝贵,这要是被人拔走了,那就要再等一年,人生才多少个一年啊。
因为这事,农学研究院附近的村民没事就会帮着看护一下农田,哪怕农学研究院有负责看护的人,可他们还是担心,毕竟那一片农田太大,而看护的人也就那些,万一有什么地方看护不力,被人拔走了,那损失就大了。
以前还会有人趁着作物成熟之际,偷偷去别人田地里偷点粮食的事发生,干这事的人有些是彻底的饿,家里也没有吃的,那就偷偷吃一点,毕竟这偷偷摸摸地摘点吃的回去,钱是得不了几个,可是能填点肚子。
至于说为了赚钱去偷粮食的虽然也有,但是太少了,而且大部分的都不是放在主食上,而是放在最近这些年售价高昂的辣椒棉花等作物上。
不过这些作物一旦开始成熟,那就是家家户户的都会安排起人来看守,不能轻易让人摸到田地边,偷的人有这个心,可偷起来格外的难,看守的人太严了。
而且这种偷就比较危险,一般偷偷摸摸地摘点菜蔬的,哪怕被人发现,只要腿脚利索,跑远点也就不追了,为了那点菜蔬追那么远划不来的,可这些贵重的作物被偷,哪怕只是偷一点,被发现了那也是死追着不放的,村子里其他人还会过来帮忙,所以偷起来很不容易。
但是同样的事落到农学研究院上,那就是不管被偷的是什么作物,那都不能允许,惩罚极重,加之周围的人也都知道这农学研究院的作物重要,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会去偷地里的作物了,甚至手贱去摘的都很少。
说到农学研究院,陶爷爷的脸上就露出笑容来,一点点地述说着农学研究院这些年的出产成果,让一群小孩子惊呼不已。
毕竟他们虽然知道农学研究院很重要,可到底有多重要,又为什么重要,还是有点不太了解的,毕竟他们对农学研究院的了解主要还是从父母口中得知,可父母却不会特意去打听农学研究院的事。
他们在城中定居,家中也没有土地了,哪怕农学研究院很重要,可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却也不如城外的人那般大。
陶爷爷一边说着,一边感受颇深,以前他对自己到京都定居一事感觉还算一般,天子脚下是安定了,只是活着花的钱就比别处要多些,可这些年,他就越发庆幸能在京都生活,什么新消息都能第一时间听到,有什么好东西也能第一时间知晓。
甚至可以说,他现在身子之所以还能这般康健,都有好消息听多了的缘故在,每次感觉要熬不下的时候,就能听到有什么好东西出现,就对未来更加的有期待感,就又挣扎着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