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下(84)
以前刘妙玲为了逃避家里催婚,一年也难得回老家几次,尤其是过年,经常借口过年前后生意忙不回家,也很少和同村这些小姐妹碰面。
这次也是巧了,村里征地,要按人头分钱,所以村里那些在外面打工的女孩子们都回来了。刘妙玲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像她这样常年在外打工躲避催婚的妹子居然这么多!
就像她和章寒星说的,她们幸运地生在了一个好时代,哪怕社会对女性依然又能这样那样的偏见和歧视,但只要她们自己头脑清醒,不轻易被人摆布,总能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其实村里人说的不对,她们不肯回老家相亲结婚,真的不是因为想攀高枝,而是从小到大,见惯了身边的男人都是什么样子,抽烟、喝酒、赌钱,生活不如意就打女人,以前是没办法,女孩子走不出去,除了听家里的话嫁人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现在不一样了。
不想被家里随便嫁出去,她们可以留在城里打工,不结婚算什么?
结了婚,她们就不能出来打工了,没有收入,还要给人家生儿育女,伺候一家老小,找男人要生活费都可能被揍一顿,遇到那种不负责任的渣男,你前脚刚生下孩子,他后脚拍拍屁股进城打工,就不给你打钱回来,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能怎么办?
女人总是容易心软,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这些男人仗着她们舍不得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宝贝,就想把她们困在农村,给家里种地养猪,伺候一家老小……凭什么?
不结婚,她们不管是进厂打工,还是给人当保姆送外卖,去掉吃住和日常花销,一个月多少也能攒个千把块钱,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兴许还能多活几年呢。
这几年专家们每年都在追问,为什么农村大龄女青年宁可单身,也不回老家结婚?为什么她们一定要那么高的彩礼?就不能学一学她们的母亲那一辈,只要小伙子人好,俩人看对眼了,一床新被子就能组建一个家?
“呵呵~他们也知道首先要小伙子人好啊,也不看看现在都是一帮什么妖魔鬼怪。”刘妙玲冷笑道,“远的不说,就说我那两个哥哥,我要是我两个嫂子,我就是去给人当住家保姆,也不想嫁给这种男人。”
刘妙玲以前也觉得农村现在的彩礼越来越夸张了,最近才知道,原来有些确实是父母想卖女儿,有些却是父母宁可不要彩礼,反倒是女儿一看到媒人上门,就狮子大开口,动不动就三十八万、五十八万的要个天价。
不过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罢了。其实她们就是不想在没遇到对的那个人之前,糊里糊涂把自己给嫁了,万一遇到一个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离婚就要杀了她们全家的,那才是一辈子都毁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村里人以为自己就是个见钱眼开的女人。反正她们也不是那种长得美若天仙的大美人,谁家会想不开,花五十八万娶个媳妇回来啊?
以前刘妙玲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自从和章寒星在一起之后,她的思路和眼光好像一下子就打开了。
何必一定要盯着赵王乡这块山旮旯呢?
走出大山,外面未必就找不到像卫昇,像章寒星这样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
即便没有他们两个这么好,哪怕只有她们家寒星的十分之一,不是刘妙玲自夸,也很值得女孩子们试着去相信爱情了。
“所以,你鼓动她们一起做这个自媒体矩阵,不光是为了创业,还要方便大家在线找对象?”章寒星目瞪口呆。
刘妙玲撇了撇嘴:“反正两个都不耽误啊,找不到好对象,能赚很多很多钱,那不也挺好的吗?”
第281章
刘妙玲带着一帮未婚的小姐妹在村里搞风搞雨的时候,小杨也没闲着,卫昇招投标结束之后就走了,临走前交给她一项任务,配合村里做好征地工作,争取在竹木加工厂投产之前,把厂区配套的库房建好。
建设库房就得征地。
征地,就得和老百姓打交道。
偏偏现在柿子沟开始开发景区了,老百姓也不傻,知道这片地方要发达了,都等着万一景区火了之后,他们还可以拿这块地干点别的什么呢。
柿子沟这边分到各家头上的地主要分三种,一种是除了种粮食决不能动的保护耕地;一种是各家砍柴种茶种苞谷的山地;还有一个就是几十年前闹饥荒之后,老一辈开荒开出来的那些地。
原先是属于村集体的,后来包产到户了,村里索性把这块地也分到了各家头上,虽然不能拿来盖房子,但是种点苜蓿杂粮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这块地基本都被抛荒了。但他们可以抛荒不种,工厂想征迁拿去盖仓库,那就不能便宜卖了。
卫昇把这么重要的一件事交给小杨,倒也没指望她真能把这事儿给办成,主要就是一个谈判策略,越是这种时候,投资方就越是不能急。
你越急,对方就越容易狮子大张口。
如果卫昇不是个公众人物的话,他大可以直接以投资人的身份,向赵王乡和柿子沟村施压,让地方政府帮忙解决土地征迁问题。
可惜他不是。
一想到自己那数量庞大的黑粉队伍,卫昇就一阵头疼,索性把这件事情交给小杨先练练手。
他也是存着摆烂的心理,反正到时候加工厂生产出来的成品没有仓库堆放,影响了厂里的效益,进而影响到原材料采购,最着急的肯定是柿子沟和青竹村这两个村子。
不让他们急一急,什么事情都指望他,哪有这种合作态度?
只是,让卫昇没想到的是,柿子沟和青竹村两个村委都没预料到的危机,蒋寒舟一来就察觉到了。
他是个实干派,发现问题就立刻要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差点被村民们气哭的小杨,再一次被蒋寒舟给拯救了。
蒋寒舟的做法还是他惯用的“诱之以利”,他把两个村的村干部们都召集起来,先和他们通个气,表示为了支持优秀民营企业家投身三农建设,他们必须主动出击,帮助企业在他们村扎根生存下来。
就在村干部们觉得这件事情跟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打算继续摆烂的时候,蒋寒舟拿出了真正的杀手锏——
“你们不会真以为,征迁土地,就是给被征迁的村民赚了一笔土地补偿款吧?”
“大家仔细想一想,竹木加工厂要是生意火了,每天的出货量那么大,是不是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帮忙装车卸货?”
“咱们这里没有铁路,厂里要往外运货,是不是要配个车队?车队是不是要雇十几个大车司机?”
“还有,厂里的货车要是不够用,是不是要就近找其他货车帮忙运货?”
“所以,这个仓库最终盖在哪个村,这些招工的名额,还有搞货运的机会,可都是那个村子的了。”
“反正咱们两个村也不远,这样吧,小杨这边还在等着给他们卫总回话呢,咱们两个村子就先回去做一下动员工作,哪个村子先动员成功,这个仓库就建在哪个村子。大家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
村干部们差点跳了起来,恨不得现在立刻回去,开大喇叭把全村人都喊过来开动员大会好吗?
这是想一想的事情吗?
再想一想,就被竞争对手给抢先一步啦。
这帮人可真现实啊!
小杨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先前还对她百般推诿的村干部们,被蒋寒舟这么一撺掇,一个个火急火燎的恨不得马上去开动员大会,按头也要让村民们把这个仓库给盖在自家村里……
这、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王霸之气?
“什么王霸之气?不过是做事情的时候,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罢了。”蒋寒舟哭笑不得地看着小杨。
小杨瞬间小脸爆红。
她怎么就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呢?
不过,反正脸都已经丢尽了,小杨也知道,她在为人处世和沟通技巧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向蒋寒舟这样的老江湖学习。
如果是刚认识那会儿,以她的性格是绝对不敢开口找蒋寒舟请教的——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蒋寒舟只比她大了四岁,可小杨每次看到蒋寒舟,就跟看到长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