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87)
【隋文帝】杨坚:旁人是谁?
“杨素呗。他早就让杨广收买了,跟杨广一道的,就专门说杨勇坏话。就连独孤皇后也被杨广骗了,帮着杨广说好话。说到这个还有个很耐人寻味的,传说杨坚死前发现了杨广的真面目,曾说过独孤误我四个字。”
“问题是贬杨勇为庶人是他自己下得旨意,大臣们劝阻过,他不听,他非要一意孤行,废了杨勇立杨广。既然事是你自己干的,那你怪别人头上干嘛呢?独孤皇后让你立杨广你就立杨广,那肯定是你自己心里也想啊,不然大臣让你别废杨勇你怎么不听啊?”
“能够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到底还是少数,皇帝们还是更乐意让自己的老婆替自己分担一点骂名。晚年多疑昏聩,杨坚也算是一个典型了。当然了,杨勇上位之后隋朝会不会得以延续下去咱们也不知道,反正杨广是没让隋朝能延续下去,而且杨广登基之后,马上就赐死了被贬为庶人的杨勇,用的还是杨坚的名义。”
听到这里杨坚心里五味杂陈。
他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应该先找杨素的麻烦还是先找杨广的麻烦。
亦或者是去找独孤伽罗的麻烦。
杨坚突然觉得自己现在跟嬴政应该很有话说。
毕竟二世而亡的朝代估计也就他两了。
之前杨坚看到隋朝就只有他和杨广他还问了杨广一嘴,为何不见其他后人。
杨广当时支支吾吾的搪塞过去了。
杨坚当时还以为这个系统是随机抽人,不是每个人都会入选的。
现在他明白了。
压根就没能传下去,可不就没人在么?
第056章 课
杨坚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不能这么轻易的妄下定论。
万一杨广也能有一点可取之处呢。
哪怕是一点。
说白了,杨坚还是觉得很难相信。
要是杨广呈现在他面前的一切都是演的,那杨广心思也太深沉了吧!
俗话说得好。
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
杨坚决定再看看。
“不过虽然隋文帝给自己选的继承人没选好,在其他方面他还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隋文帝上位后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很快就让隋朝的经济恢复,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到了隋炀帝那就不行了,隋炀帝好大喜功、奢靡享乐。他爹好不容易恢复点经济在他手里全给败光了。”
“在这种强压之下,农民起义很快就爆发了。618年,隋文帝在江都被起义军杀死,隋朝覆灭。其实细数隋朝的灭亡,你会发现他和秦的覆灭有一点相似。”
嬴政:……
朕的大秦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同样的完成统一、同样的两代帝王、同样的修建工程、同样的创新制度、同样的因为暴政灭亡。”
“都说唐承隋制、汉承秦制。所以当我们提起秦汉、隋唐这四个朝代的时候往往都会将他们捆绑在一起。”
“隋朝覆灭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提到大唐大家应该或多或少的听过几耳朵。唐宋时期的文化发展可谓是达到了一个顶峰,大家伙现在语文课上背的诗词大部分都出自这两朝代,什么李白啊、白居易啊、唐宋八大家啊,是吧。”
“但大唐除却文化,经济啊、国力啊个个方面,都非常繁荣。都说大唐是中华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大家就一起走近、欣赏一下这颗明珠到底为什么这么璀璨。”
李世民听到这些,面上不显,内心狂喜。
果然,他的大唐就是最好的!
连后世之人都这么觉得!
“在安史之乱前,唐朝的发展一直都是稳定向上的,让我们来看看大唐都经历了那些君主。”
“李渊建国后,在626年把皇位传给了李世民。”
杨坚:……
不是,等等。
隋朝呢?
隋朝这就讲完了?!
【隋文帝】杨坚:帝师,大隋呢?这就没了?
“嗯?没了啊。杨广都死了,隋朝没了也挺正常的吧。”
不是。
那十四年的秦朝都占了两课,我这三十多年的大隋怎么才一课啊!
不合理!
太不合理了吧!
还有。
李渊这名怎么那么耳熟呢。
这个李渊不会是正在当陇州刺史那个李渊吧。
唐国公……大唐……
对上了啊!
杨坚又惊又怒,他自认为他对李渊可以说是很好了。
李渊的妈妈甚至还是独孤伽罗的姐姐。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居然养出来一个白眼狼!
【隋文帝】杨坚:李渊篡隋的时候不会觉得愧对他的姨母和姨夫吗?
“嗯?杨坚同学,你这个愧对指的是?”
【隋文帝】杨坚:隋文帝对李渊一家那么好,他反过头来把人家的江山覆灭,他心里不会愧疚吗?
“啊?这个……李渊愧不愧疚我倒是不知道,但是杨坚同学,隋文帝的皇位不也是从他女婿手里拿过来的吗?老师觉得,封建社会,皇帝这个东西呢,能者居之,而不是说,谁当了皇帝这个皇位就一直是他家的,不然改朝换代换了这么多次,除了最开始的大禹,难道后面朝代的帝王都是反贼啦?”
【隋文帝】杨坚:所以隋文帝一直都觉得自己对不起女儿,一直都在尽力弥补她。
“愧疚这个东西,就是嘴上说说而已。虽然他觉得愧疚,但是他该干的事一样没少干啊。杨丽华没求杨坚不要这么做吗?但杨坚还是这么做了对吧。”
“诚然杨坚的出发点是好的,宇文赟很昏庸,他当不了好皇帝。那杨广比宇文赟更昏聩,被人推翻也是理所应当啊。”
“当时的人为了逃避徭役,自愿把自己的手脚给弄断。谁会无缘无故愿意让自己从一个好好的正常人,变成一个残疾?杨广一年征一批徭役动辄就是百万之数。虽然说他的功是开凿了大运河,但是说白了,他那个大运河就是为了让自己能更方便的乘船出去玩。而且杨广开凿的运河,到了宋朝就淤塞了,压根就用不了。”
“造运河这事,从先秦到南北朝,期间一直都有人在干,杨广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前人开凿的地方性运河全都联通在一起,当然,我说这个并不是要否认隋唐大运河的地位,他确实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十分伟大的一项工程,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搞搞清楚隋唐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的区别。”
“再说回杨广为了享乐干过的荒唐事,当时帮他造船的徭役,日日浸泡在水中,泡得自己身上长蛆虫了也不敢停,停下来就要死,但是他不停下来,他能看到活路吗?活人身上长蛆,这又是何等的荒唐事。”
“杨广坐船拉迁的民工都要用十多万。这又是何等夸张的数量?虽然说社会生产力不同,经过了一千多年,但你拿这个数据去和秦朝对比一下,秦始皇修长城才征了四十万,杨广拉个船就征了十多万,还不算别的。”
“他爹在位养下来那点社会经济和民生,全让杨广嚯嚯完了。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数据,隋文帝在位时期推行过一个政策,在民间设义仓,防止凶年。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家粮食都有剩余的时候,拿出来一点捐进去存起来,避免到时候天灾人祸的时候,大伙没饭吃。”
“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对吧。哪怕到了隋文帝后期,义仓转化成了官方管理,至少这个制度它在隋朝是一直存在的,并没有被取消就连现代考古的时候都挖到过隋朝存粮的粮仓。”
“但是到了隋炀帝期间,居然有的地区的人连草根树皮都吃不上。为什么会没饭吃?义仓里的粮都上哪去了?现代考古都能挖到,那就说明义仓里是有粮的,为什么不能拿出来分给老百姓吃呢?”
“再说一个更加直观的数据,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到隋炀帝即位期间,全国户口是八百九十多万,约九百万。这还是平均每年涨上来的,虽然比不上西汉的数量,但至少也是超过了西晋。但到了李渊在位时候的全国户口统计,就只剩下了两百多万户,一下少了差不多六百多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