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弟(280)
“现在北境的官员该换的换,该撤职的撤职,已经经过了一次大的换血,北境终将会在殿下的带领下走上巅峰。”
安于堂特别高兴的是,这些新上任的官员比前面的那些尽职多了,没事轻易不会来打扰殿下,让他们殿下多出不少空闲时间。
“是啊!要不是我回来晚了,他们早就顶替前面的官员了。”
秦宸无奈地说道。
这也不是他的问题,谁知道皇兄还带半路出考题的呢?
据说皇兄还在上朝的时候,把他对沿途官员的处理在朝堂上说了出来,还是一脸骄傲地说出来的。
大臣们还能说什么?当然是恭喜皇帝有这么一个好弟弟啦!把老二他们气得咬牙,他们同样是弟弟,皇帝三天两头找他们的麻烦罚他们,结果一提起十一就一脸的骄傲。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妒忌,结果都不会改变。许多中间大臣也开始偏向了昊亲王,觉得大秦有这样一位继承人可以更好地治理国家。
别的不说,北境王在面对这些贪官污吏上,处理得滴水不漏。不管是亲近皇帝派,还是中立派,对秦宸这个隐形的皇位继承人,大家还是选择了支持。
而反对派是朝中人数最少的,现在谁不知道皇帝早早地确定了继承人,虽说和正常的继承人有些不一样,但是他们也得承认北境王的优秀。
“殿下也不是故意的。现在开始下雪,以后各城有什么事都由他们自己处理,殿下可以跟老奴说说在南方时的事吗?老奴实在有些好奇。”
不起他家殿下想太多,干脆转移话题。
“好。”
正如安于堂懂他一样,秦宸也懂他。
要不是跟在他身边,他想安于堂更想做一个自由自在飞翔在天上的鸟吧!
可惜他这一生都和皇帝挂上了钩,一辈子也离不开了。
其实秦宸有劝过他出去玩一玩,只是安于堂自己不答应,他觉得除了自己,这世上无人能照顾殿下的起居。
见他坚持,秦宸也不好硬劝,只能由他的决定,照顾自己。
景泰十八年,北境王十七岁。
第104章
历时三年半, 北境的水渠终于完成。现在也就差每个城市的人工湖,不过这个不急。后面慢慢挖,挖好了直接和水渠相连就行了。
人工湖不仅可以蓄水, 还可以当码头, 一举两得。
不过相比水渠,人工湖就没那么赶了。当然, 大家还是每天去挖人工湖, 具体每个城市要挖多大的人工湖, 和他们的经济繁华程度决定的。
像安胜城,经过几年的修建,已经逐步完工,现在是一座拥有近四万人口的城市。
三四年间从几千人口到近四万的人口,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除了近几年新生的孩子外,大多数人口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
他们生活的地方遭了灾,听说北境好, 北境王更好, 于是背井离乡来到了北境。
他们都是因为北境王才迁来北境的, 因此当然要迁到北境王身边了。
于是几年时间, 安顺城的人口来了一个大爆发。
幸好他当初建城的时候, 选择把城建得比原来的要大,不然还没办法收留这么多的百姓呢!
“殿下安。”
“殿下好。”
秦宸出现在街头, 百姓们纷纷朝他打招呼。
“大家好。”
秦宸脸上戴着面具,回应大家。
因为他一直戴着面具,在安顺城也只有北境王才会戴着面具出现,因此现在大街上一看到戴面具出来的人, 基本上可以确定他是北境王本人了。
至于那些学北境王戴面具的人,很快就会被识破。
没办法, 面具可以伪装,可是他们的气质是伪装不出来的。
“殿下,这是我做的油条,可好吃了,你尝一尝。”
突然一位小贩用筷子夹着油条要递给秦宸。
“你干什么?”
立即有百姓围上来,阻止他的行为。
“怎、怎么了?”
油条小贩傻傻地看着他们,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他才搬来安顺城不久,靠着手艺在城里安家落户。
平时周围的人都很和善,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对自己怒目相向。
“在安顺城,不可以投喂殿下食物。”
秦宸还没开口,立即有人跟他解释道。
“为什么啊?”
小贩实在不懂。
“因为怕有人给咱们王爷下毒啊!”
一位买布匹的大娘跟他解释道。
“原来如此啊!”
小贩立即明白了,如果殿下吃了他们的食物出事,那他们这辈子都过得很悲惨。
知道了大家不满背后的原因,小贩也理解,并且也觉得这规定挺好的。
每一个离谱的规定后面,就有一个离谱的理由。
虽然遗憾不能让殿下尝尝他的手艺,但是王爷的安全最重要。
“谢谢,你的心意我领了,油条还是留下来卖钱吧!”
秦宸朝对方笑了笑。
“是,王爷。”
小贩听了秦宸的话,别提有多开心了。
秦宸在外面逛了一会儿,就发现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显然安顺城睡觉的人都起来了。
“殿下,这是侍卫们暗中买回来的油条。”
安于堂端着油条进来。
虽然当面他不能接受他们的投喂,但是背地里他可以让侍卫们悄悄把食物买回来,经御医检查后没问题,会摆在秦宸的桌上。
十七岁的秦宸,比两三年前要成熟不少。
脸也长开了不少,虽说还是很稚嫩,确实没有人再小瞧他了。更重要的是,秦宸的脸比两三年前还要好看不少。
除了北境水渠,秦宸还和大将军先定了新城建立的地址。
都是很重要的战略位置,除了新的城市,新城水渠的规划也有。
这样能确保每一座城市都有足够的水让大家使用。
水渠建好了,但明年才能投入使用。
虽说如此,秦宸也看到了水渠两边有不少人开出农田,打算明年在这里种一些东西。
水渠两边开荒,秦宸还紧张了一下,害怕开出来的土地多了,会影响到环境。
幸好百姓们也不傻,在北境王府的宣传下,知道了植物可以固沙的作用。
于是在农田两边还种上了树,就算是最不满的人看了也都收起了他们的暴脾气。
对于这件事秦宸本人没有不高兴,反而是身边的人替他鸣不平。
因为这些农田没有人跟秦宸说,要不是他心血来潮去巡视水渠,还不知道他们的打算呢!
检查过这些人的名下土地没有超标,开荒的土地也都是正常登记,便没和他们计较了。
安顺城的做法引起了其他城市百姓们的注意,他们也学着在水渠两边开荒,等通水后他们就能种植粮食了。
明年水渠才会正式通水,现在水渠还只是一条没有通水的干水渠。
有了它,秦宸已经能看到塞上江南的影子了。
坐在书房,秦宸看着皇帝写给他的信。
他来北境四年了,明年就是第五年,皇帝在信中催促他回去了。
五年时间,他好像没做多少事。也就挖了个水渠,在各大城中开起了书堂,现在只要满六岁的小朋友,都要进学堂认字。
这是第三年秦宸从南方回来时就着手安排的。
学堂只要有屋子,就能开办。
因此秦宸让各城的官府安排屋子,强制性要求满六岁的孩子,不管男女都要去学认字。
一开始肯定有人出来反对,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分男女,再加上世家大族并不想把自己的利益分出来给平民,因此两派之间的斗争一直没停过。
这学堂一出来,世家大族就明白了秦宸的意思。
他们不断上书给皇帝反对北境王的做法,还安排人来北境捣乱,甚至传播北境王的流言。
看着他们上窜下跳的样子,秦宸就当是看乐子了。
这些人倒是不笨,看出了他开学堂的用意。
可这又能拿北境王怎样呢?他们现在可不敢再派人来刺杀北境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