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上(50)
在这个时代,女子是不能到书院去读书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祝英台女扮男装到 书院去读书的故事。
李四丫是个聪明好学的,往往她哥教过的东西她读两遍就能记住了。李四丫跟 着她哥学的很认真,等她学会了,回头还会教给两个姐姐。
姐妹几个平时干完了活计,还会蹲在一起在地上写写画画,把三宝教给他们的 东西学一遍。
就这样,姐妹几个今日记得两个字,明日再学两个字,这样越学越多,记得的 字越来越多,还学会了简单的算术。
第四十九章 县试之前【三更】
春去秋来,转眼三个春秋就过去了。
前一年陆知书和沈子敬都考过了县试,没有了他这个阻碍,陆知书顺利的拿下 了县试的第一名。
这几年陆知书都被他死死的压在第二名,也就陆知书的人品好才和他做朋友, 要是换成另一个人怕是早就嫉妒死他了。
李问和苏元的年纪稍小一点,先生怕他们考场发挥不稳,所以先生让他们押后 一年再考,让延后到今年再去参加县试。
陆知书和沈子敬他们两个是准备今年下场考府试。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面,李问是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书,尽管在上一世他已经读过 十几年的书还大学毕业了,但是这一次他比上辈子读书还要用心。在了解了之后, 李问才真正的知道这个世界的读书人想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三年前他们家开始做起了小买卖,从他阿爹和二叔两个人做起的小生意,到带 着村里的一些人一块去做。
不过这个做生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做的,一样的东西,有的人卖的出去 ,有的人则是卖不出去;有的人卖的好,有的人则是卖不好。而在这个过程里面, 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所以到最后只有不到十个人坚持了下来。
其他的一些人坚持不下去的,所以就算是他们眼红别人做买卖赚了钱,也是他 们自己的事。机会都给了,是你们自己做不下去,那就怪不得别人了。
他们家里现在是负责在出货,除去了原先做的荷叶鸡之后,后面还添加了好几 样吃食,还有干果吃货。年前李问想起了做豆芽的事情,他阿奶和阿娘琢磨了一下 ,给弄出了豆芽,所以过年前后这段时间他们豆芽就出的不错,小赚了一笔钱过年
做小买卖大钱赚不了,小钱倒是能赚一个,大家过一个好年。
这三年来家里可能是赚了一点小钱,所以年后他阿爹就提出了想盖房子的事情
他们家现在的人多,屋子就那么几间,孙子到现在都还和他爹娘一个屋子。听 到老大提出盖房子的事情,李王氏也不反对,道,“咱们家这房子是要盖的,就看 是怎么盖了,咱们都先商量商量。”
“你们兄弟两的感情要好,能一直这么住下去不分家,也是个好事。不过如果 说,日后一旦是说想分家了,各过各的,咱们也要考虑这个问题,你们说是吧?”
“阿娘,你想太多了,我和大哥这么好,哪会想分家啊。”李老二信誓旦旦的
说道。
“你现在是这么说,这话以后哪说的准啊。”李王氏看了一眼这个儿子,再看 了一眼站在那里的老二媳妇,老太太是知道老二这媳妇是个不安分的。现在她还活 着还好,万一哪一天她不在了,这个儿媳妇就没人压得住她。
这三年来,两个儿媳妇的肚子里都没半点消息,这让李王氏的心里给急的啊!
到现在老二那房都还没有个儿子,这也是出于老太太的私心,她是想着如果两 个儿子不分家,万一以后老二那里真的无后,老大这里也能帮衬着老二家一点。
一家人就在商量起盖房子的事情,如果他们家是要盖房子,是要盖泥砖房还是 盖青砖房,房子是要到哪块地盖,是要盖多大的,需要多少银两。
李王氏是想着孙子往后读书还要银两,就在犹豫是盖泥砖房还是盖青砖房,所 以对这个事是犹豫不决。
听到家里说要盖泥砖房,李问想了想,就说道,“奶奶,既然咱们要盖的话, 就盖青砖瓦房吧。房子是要住好几代人的事,盖泥砖还是青砖房什么的工钱都是一 样照算,就材料上加点钱,咱们干脆就盖青砖瓦房好了。”
主要是青砖瓦房牢固一点,房子牢固住的也安心。
而且这个房子又不是住个三五年的事,有可能是要住几代人的,出于这个考虑 的话,他们也不适合在现在这里盖房子了。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村中间,前后左右 都没什么地了,如果是要盖新房的话,是要另外找一块地来盖。
“乖孙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咱们就盖青砖瓦房吧。”李王氏现在是越来也听取 孙儿的话,主要是孙儿打小就是个聪明的,说话做事都有条有理,说出的话让人不 由的信服。
“奶奶,阿爹,还有二叔,咱们家这盖房子的图纸就由我来设计吧,到时候我 把图纸画出来,再大家一起商量好不好。”李问算了下时间,他们家是打算等后春 耕后再盖房子的话,那个时候他也考完试了,正好有时间来处理这个盖房子的事情
“这些事情家里来弄就成了,会不会耽误乖孙读书啊?”李王氏是担心耽误了 孙子读书。
“不会的阿奶,你放心吧。”李问早就想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和书房了,长这 么大以来他都是和他爹娘一起住在一个屋子,有时候真的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早就建议家里盖新房子了,不过现在盖新房的话正好 不过了。
李山谷看上了村尾的一块地,刚好那里有一块地地方很大,他们可以把那里买 下来,在那里盖房子应当很合适。
他一提起那块地,李王氏也觉得好。在问过老二那里没什么遇见的话,他们就 商量定了先由老大去找村长和里正那里说买地的事情,等买了地,等春耕过后他们 家就要盖房子了。
过了年,正月十五后书院就开学了。
李问回了书院读书,他现在是要准备县试的事情。
还是两年前家里赚了一点钱后,他阿爹就买了一头妒子,每日驾着驴车送他到 书院去读书,完了再驾着驴车载他回家。其实夏天走路去上学还不是最辛苦的,最 苦逼的是大雪天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去上学,李三宝的内心也是很崩溃的啊。
不过现在稍大了一点后,李问提出让他自己去上学,下学了自己回来的事,遭 到了家里人一致的反对。
过了年他就八岁了,实际上他的心理年龄肯定是不止这个数,所以李问就觉得 自己这么大了,每天还要亲爹送来送往的,不想他阿爹太辛苦。
这几年阿爹,包括他家里的娘和大家都是很辛苦,别人眼睛可能是看到他们做 生意赚了钱,外人成日还以为他们是赚了多少的钱。实际上他们一家人每天起早贪 晚的干活,赚的钱不过也是够生活罢了。
但是不管如何,这几年来他们家的日子是一点一点的好了起来,起码说饭桌上 经常能见到肉,一家人也不再是瘦的见皮见骨的。
总之是日子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很快的就到了二月了,二月初六是县试开考的曰子。
县试是由他们清平县的县太爷主持的。
在考试之前,他们参加考试的考生要到本县的县衙署的礼房去报名,还有填写 资料,再由书院的先生出保,保其考生的身价清白,以及确认没有冒藉、顶替这种 事情,然后才是允许参加考试。
这些手续上的事情,书院会有专门的管事为他们安排好,他们只要到县衙署去 报个名和登记资料就行了。
很快的就到了二月初六这一曰了。
二月的天是很冷的,考试的前两天还下了点小雨,这风吹来都跟刀子似的,能 打穿衣服进去。县试是一共考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日落交卷方可出 来。
考虑到每天考试的时间都太早了,而且这个天又冷,万一路上吹了风感冒就不 是开玩笑的了。所以李问和家里商量了后,干脆就在镇上的客栈订个房间,在这里 住几天,考完了试再回家去。